- 前言
中緬關係與其說是「唇齒相依」,不如說是一場「利害婚姻」 (marriage of convenience)。雙方的相互依存關係極不對等 (asymmetric dependence):中國在緬甸的外交政策中佔據關鍵地位,但緬甸在中國外交 上的重要性則不高。倘若雙方關係交惡,緬甸損失遠較為大:中國是緬甸 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主要保護者,為在國際上受到孤立的軍政府政權提 供強大的鄰國支持,且為緬甸最重要的經濟夥伴及投資來源
中國在緬甸也有(日漸)重要的戰略安全及經濟利益。緬甸的戰略 位置,提供中國邁向印度洋,南亞,及東南亞的門戶。緬甸豐 富的天然資源,特別是能源(豐富的天然氣及少量的石油) ,受到中國的青睞。對內,緬甸可協助中國「開發大西北」策略。對外,緬甸可協助中 國更佳保障其「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並拓展向東南亞及南亞的戰 略布局。 - 中國政策的多層次促因
- 邊境安全
據估計緬甸人口一半以上在鄰國中有大量的同族人,而許多少數民族 又集中居住在與鄰國接壤的各邦。中國與緬甸陸界交壤長達 2185 公里, 為緬甸所有陸界中最長者
中緬邊境地區大部分少數民族之間存在親緣關係,例如掸族(佔緬甸 人口 9% ) 與雲南的傣族,克欽族(Kachin)與雲南的景頗族(Jinpo),及 邊境兩邊的佤族(Wa),數世紀以來,在兩國間自由往來,彼此融合,他 們的民族認同有時更勝於國家認同
由於中國自身有棘手的少數民族問題,北京雖試圖用它與滇緬邊境少 數民族的特殊關係做為其與緬甸政府交往的緩衝與槓桿(例如出售軍火給 佤族),北京事實上並不希望緬甸少數民族獲得完全的自治,而是企圖在 緬甸邊境少數民族和政府之間取得權力平衡,確保任何一方不致佔絕對上 風。北京對緬甸內政的涉入,是緬甸政治問題難解的原因之一,也增加了 軍政府對北京的疑慮,從而限制了中國對緬甸的影響力 - 經濟利益
經濟是中國對緬政策重要一促因。中國經濟發展至今集中在東南沿 海,內陸相對落後,這也是中共要推動「開發大西北」策略,和強調建構 「和諧社會」的原因之一。要縮減內陸省份與沿海省份的差距,緬甸是雲 南,四川,貴州等內陸省份一個重要出海口,被分析家認為是中國西北開 發的重要一環。北京亦將緬甸視為潛在的能源來源和轉運途徑,以備麻六 甲海峽海運路徑受阻的不時之需
中國對緬甸提供大量援助,協助其發展基礎設施及工業(最主要在採 礦,石油,天然氣,及水電),以期成為緬甸廣泛油氣蘊藏開發之主要受 益者。過去十年來,緬甸一直是中國主要的援助接受國。經援項目一般以 餽贈,無息或低利貸款或債務減免等方式進行,並由中國的國營公司來執 行 - 中國在緬甸到處興建水庫以增加發電量,最大的項目是在薩爾溫江
(Salween River)上興建 7100兆瓦(MW)的塔桑大壩(Tasang Dam),該
項目即將列入亞洲開發銀行的大湄公河次區域電網,一旦完工,它將成為
東南亞最高的大壩,甚至超過三峽大壩
中國也是軍政府整修擴張Sittwe 港的主要夥伴,以取得平時或戰時的停靠使用權 - 戰略考量
戰略考量將促使中國重視緬甸:幫助中國走入印度洋及南 亞,以及保護其備受「麻六甲困境」(The Malacca Dilemma) 威脅的海上 交通線。近年由於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所謂「能源安全」成為中國重要對 外目標。目前中國海上進口石油 85%經過麻六甲海峽。中國分析家擔 憂:過度依賴該海峽會使中國受制於人(美國的可能封鎖),且有受海盜 及恐怖份子干擾的可能,故一直呼籲建立一個能保障中國日漸重要的海上 利益的遠洋海軍。中國已在從南中國海,經麻六甲海峽,跨越印度洋,邁 向波斯灣的海岸協助修建了多個港口設施,構成所謂「珍珠鏈」(String of Pearls) 效應:亦即中國正在增加對外國港口和機場的投資, 發展與所在國特殊的外交與戰略關係,從而向海外投射影響力,並保護石 油運輸的安全。中緬關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北京與緬甸有長期的安全關係
1980 年代末期緬甸政府向北京求援,助其實現擴軍強軍之計劃。由於緬甸長時間受到國際制裁,來自北 京的軍售及技術協助,就益發顯得重要。中國是緬甸最大的軍火供應商,80%的緬甸使用武器,來自中國
軍售緬甸可讓中國收一石二鳥之效:第 一是鞏固了雙邊關係,增強了中國在印度洋的穩固地位和潛在進入機會, 使其更能保護其海上交通線。第二是(就像對巴基斯坦軍售一樣)能使印 度的安全環境更為複雜。然而緬甸人對於中國武器的品質,及北京對政府 軍及少數民族反抗軍都賣武器的做法頗有微詞,所以近十年來試圖分散其 武器之來源。 - 珍珠鏈與麻六甲困境
- 侷限
- 由於過去中共長期支持緬甸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Burma, 直到 1988 年),且一直繼續與邊境少數民族反抗軍有所往來,使得中央政 府始終無法徹底控制全國所有疆土,緬甸軍政府的領袖(如國家和平發展 委員會主席 Than Shwe將軍)對中國極端不信任
- 軍政府雖然依賴中國的支持,但它仍然維持不結盟的中立及實 用主義的外交政策,利用該地區其他國家來制衡中國的影響力,特別是印度。印度認為加強與緬甸的合作不但可以削弱中國在該地區的勢力,亦有 助於控制其東北部與緬甸接壤地區毛派叛軍的活動。緬甸也是印度「東 向」(Look East)政策的重要一環,藉以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
- 緬甸政府奉行國家利益至上的民族主義政策,對外來干擾十分敏 感,其行事難以預料,這也使中國常感挫折
- 北京的「緬甸難題」
北京對緬甸若過份支持,被視為包庇,將會有損其與西方大國 的關係,及其國際聲望。但北京又不能放任西方國家更加削弱緬甸,引起 該國動亂,影響到它的諸多利益
覺得這篇文章想要討論什麼?
討論中國與緬甸的關係
我覺得這篇文章有哪些重點?或是我的心得?
從政治、邊境、經濟、外交討論緬甸問題很清晰,其中緬甸的不受控,在今年的政變中又重現了,同時也可以看到北京如何面對緬甸難題
從政治、邊境、經濟、外交討論緬甸問題很清晰,其中緬甸的不受控,在今年的政變中又重現了,同時也可以看到北京如何面對緬甸難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