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地緣強權夾縫中的捷克─ 國際現實與務實下的生存之道〉鄭得興

  1. 前言
    本文探討重 點有三:首先,捷克在近代中東歐地緣政治的架構下,相對是個小國,但 捷克為何能突破種種歷史困境而生存下來,並且求得發展?其次,捷克的 小國生存之道,以捷克自身視角觀之,有何理論根據?第三,捷克的小國 生存之道,能給台灣什麼啟發?筆者認為捷克的生存或立國之道,主要有 三:其一,重視民族文化、其二,掌握歷史契機、其三、強調務實主義
  2. 歷史契機與歷史性格
    捷克在奧地利日耳曼民族統治三、四百年期間,儘管奧地利並未將捷 克人真正日耳曼化成「奧地利人」,但捷克的民族性格裡卻充滿著日耳曼 特質,這種特質是經過長久歷史所形塑的,這種捷克人的「歷史性格」不 同於其他斯拉夫民族,因為捷克人的歷史際遇不同於波蘭、斯洛伐克及其 他南斯拉夫各族。捷克人的「歷史性格」是一種務實(pragmatic),而非 現實主義(realism)取向。捷克位處歐洲心臟位置,是兵家必爭之地,15 世紀以後的捷克人無法像其祖宗一樣發揚國威,甚至連守土都有問題。波 希米亞 16 世紀落入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不過捷克民族相對幸運的是擁有 「歷史契機」(historical opportunity),奧地利將波希米亞建設成一個工業 文明地區。捷克民族看待過去的歷史是採取一種包容態度,捷克人認為奧 地利統治的歷史是有機連結在捷克過去的軌跡上,因此奧地利的皇帝就是 捷克人的皇帝,這是捷克歷史的事實,即使在民族復興運動時代,捷克的 認同並非建構在去日耳曼化與去奧地利化之上,而是將奧地利統治的成果 轉為捷克民族所用
  3. 國際現實與捷克務實的生存之道
    1. 捷克小國生存之道的三種見解
      1. 哈維爾(Vaclav Havel)
        捷克絲絨革命之後,捷克選舉哈維爾(Vaclav Havel)擔任總統 (1990-2002),哈維爾是國際矚目的捷克政治明星,他的理想主義帶著捷 克登上國際舞台,並獲得國際的高度肯定與尊敬。哈維爾是捷克的威爾遜, 個人不願意組織政黨,期待做全民總統。提倡公民社會,擁護歐洲聯盟及 區域整合,主張捷克的國際責任及推廣捷克的民主化經驗
      2. 克勞斯 (Vaclav Klaus)
        曾擔任過捷克總理及接續哈維爾擔任捷克總統的克勞斯 (Vaclav Klaus),其政治理念就如他所說的是務實主義,而非現實主義。 克勞斯是歐盟有名的歐洲懷疑論者,歐盟在里斯本條約通過之前,原來的 決策機制是全體會員國共識決,每個會員國都有投票權,不管是大國小國, 票票等值(Crawford, 2004)。克勞斯特別注意到歐盟每項條約與協議是否 有傷害到小國主權及利益,克勞斯反對任何忽略小國利益的決定,尤其克 勞斯積極捍衛捷克的國家利益,並經常對歐盟大國提出反駁意見,因此克 勞斯在歐盟裡是有名的頭痛人物
        克勞斯不認同歐盟整合的深化,他主張歐盟只要負責經濟市場規範即 可,其他領域的規範不需要管太多,那些應該是國家利益的範疇
      3. 澤曼(Milos Zeman)
        2013 年澤曼成 功推動總統直接民選,他曾經是共產黨員,民主化之後他擔任過社會民主 黨主席及捷克總理,他反對養老金改革及認為應該積極推經濟成長
        澤曼的政治立 場有從左轉右的傾向,他支持自由市場與經濟成長,因此與中國的關係走 得很近,他認同中國一帶一路的政策,並積極加強與中國雙方的政治交往。 相對於哈維爾的理想主義,克勞斯的務實主義,澤曼比較接近現實主義, 也比較積極拉攏對他有利的國際關係
    2. 捷克小國生存之道的實務 
      捷克在後冷戰時代的經濟自由化及市場化趨勢下,基本上並未全然盲 目服膺全球化機制的唯經濟成長論(Ignatieff, 1995),尤其有關於民族文 化領域,更是被捷克人視為國家的核心利益。捷克的歷史證明民族及國家 可以被異族統治,但惟有民族文化存在,民族復興才能指日可待。因此捷 克的文化相關政策都會涉及國家利益,例如電影與文化資產保存等。捷克 不僅立法保護本國電影事業,捷克人也相當支持本國電影的發展,捷克電 影經常涉及歷史題材。
  4. 對台灣的啟發
    捷克的小國生存之道,或許可以提供台 灣幾點啟發性思維:
    1. 重視歷史與生活的結合
      捷克讓歷史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在人們的 日常生活情境中,自然接觸歷史氛圍,這是透過公共空間的論述,營 造在地發生的歷史真實感,例如歷史名人的軌跡、廣場的公共性、街 道名稱的象徵符號、國家紀念日與紀念活動等,捷克政府在歷史區的 整體營造論述是相當嚴謹的
    2. 重視文化的移情作用
      捷克非常重視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維護,捷克有 十二處世界文化遺產,並有為數很多的國家級及地方級的文化資產。 首先,捷克人認為民族文化才是國家核心利益,國與家可以被佔領、 被統治,但只要文化長存,民族就能長存,而國家最終可恢復獨立
    3. 國際現實下的務實主義
      儘管捷克總統哈維爾的國際聲望很高,也為 捷克贏得國際能見度,不過理想主義並非是捷克主要的歷史性格。反 而是捷克總統克勞斯的務實主義比較接近捷克人的真實思維,他認為 要先在顧好自己國家利益的前提之下,再談國際理想,小國的聲音必 須要被尊重,否則就力爭到底
    4. 留住民族工業的根與土壤
      捷克 19 世紀的民族工業對經濟民族主義起 到重要作用,捷克速可達(Skoda)兵工廠二戰前是世界第二大兵工廠。 冷戰結束後,這間捷克最大的國營事業也轉手到德商經營,這是讓捷 克國營事業發展更好的方法,但卻不會因此而讓捷克人失去對速可達 的民族情感認同。因為速可達最大本營還是留在捷克,它的產品依然 是捷克思維。民主化後捷克的經濟改革表面上是讓外資橫行無阻,實 際上捷克重要產業仍生長在捷克土壤裡,在此基礎上再吸引更多外資 的進入。
  5. 結論

覺得這篇文章想要討論什麼?

捷克民族性格與文化介紹

我覺得這篇文章有哪些重點?或是我的心得?

很像文化旅遊的簡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