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

〈買票兼作票:由俗諺考察台灣選舉現象〉曾桂莊

  1. 前言
    國民黨執政時期,台灣社會出現許多俗諺反映選舉文化,如「選舉沒師傅 用錢買就有」等,1945 年至 1999 年,長達五十餘年國民黨的統治,俗諺如何訴說 著這段歷史?如何反映人民的真實心聲?又如何呈現台灣社會中諸多戒嚴時期不可 說的現象?隨著時間歲月流轉,這些俗諺所反映的選舉文化是否因應民主化歷程而 有所改變?或者依然存在於現今台灣社會?這些問題都值得探究
  2. 俗諺的意涵與時代背景:
    1. 俗諺描寫台灣的選舉文化
      1. 選舉沒師傅,用錢買就有
        以諷諭選風,意即選舉沒有學問, 不用拜師學藝請教高人,只要用「錢」就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
      2. 會使沒錢糴米,袂使沒錢選舉
        「糴米」是去米店買米之意,乃家庭維生煮三餐必須之前置動作,沒有糴米就 沒米煮飯,關乎全家「腹肚」,此俗諺以糴米對照選舉,候選人對選舉的重視甚過糴 米,到了即使傾家蕩產也要投入的程度
      3. 好央叫,拼輸新台幣
        「好央叫」是好拜託之意,意即民意代表或地方首長勤於基層服務,毎遇選民 拜託必服務就到,然而這樣的服務態度即使甚受好評,贏得選民支持與肯定,在選 舉期間,還是會輸給「新台幣」
      4. 選輸孫中山
        選輸孫中山」乃諷諭選舉過程中買票盛行之風氣與現象,候選人之 實力不見得輸給對手,而是輸給「買票」,買票是用錢買,以孫中山代表「錢」,所 以感慨的說「選輸孫中山」是也。
      5. 大選大買,小選小買,不選照買
        在 1980 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地方財 團興起,金錢大量介入政治,選舉所需之龐大經費壓力,常促使候選人與財團或黑 道合作,隨著選舉的頻繁,經由賄選而當選者憑藉其權勢,經營事業,甚至包庇黑 道,因此選舉買票風氣益發熾盛,為確保選後既得利益之長存與擴大,遇到大型選 舉,如 1992 年國會立委全面改選,就大肆買票,提高票值
  3. 作票花樣百百款
    1. 1960 年代台北市長選舉國民黨舞弊手法
      高玉樹競選過兩屆台北市長,也擔任過選務工作人員,所言應不假,他列舉國 民黨舞弊手法並舉實例說明
      1. 收買身分證,代為投 票 
      2. 製造廢票
      3. 唱票張冠李戴
    2. 1969 年中央民代增補選國民黨作票手法
      1969 年 12 月 20 日首屆中央民意代表增補選,要選出立委 11 名。國民黨支持 黃宗焜候選人,時任彰化縣大城鄉民眾服務分社主任的邱家洪親自主導「作票」,開 票結果,國民黨候選人黃宗焜得票數高過對手兩成,在回憶錄中邱家洪坦言作票之 手法
      1. 投票前作票
      2. 冒領選票 代為投票
      3. 製造廢票
    3. 1975 年增額立委補選第一選區國民黨舞弊手法
      1975 年 12 月 20 日增額立委補選,郭雨新登記角逐第一選區(基隆市、台北縣、 宜蘭縣),同選區有國民黨提名人邱永聰、鄭水枝,另有三重無黨籍林榮三40也來勢 洶洶。郭雨新曾任省議員,是政壇老將,夙有名望,批評時政,亦不遺餘力,有「小 鋼炮」之譽,與吳三連、李萬居、郭國基、李源棧等省議員,號稱「五虎將」。1975 年立委選舉,無黨籍候選人郭雨新以「不死的虎將」、「老兵的最後一戰」為號召, 引起國民黨高度的關切,最後郭雨新在選舉弊端中落選,引發爭議,人稱「虎落平 陽」事件或「宜蘭」事件
      1. 投票當天 贈送肥皂
      2. 製造廢票
      3. 製作鐵票
      4. 里長代為投票
      5. 作票
    4. 1977 年國民黨籍許信良脫黨違紀參選桃園縣長,使國民黨使出渾身解數、用盡 「步數」、全體總動員,務必使許信良落選,然而投票當天,作票傳聞甚囂塵上,民 眾怒氣難消,事態擴大演變為衝突,包圍警局,推翻警車,國民黨為弭平民怨,乃宣佈許信良當選桃園縣長
      1. 買收監票 人員
      2. 污損選票 製造廢票
      3. 選務人員 代為投票
      4. 漏發選票
      5. 買票
    5. 1977 年縣長選舉,雲林縣也陷入多方角力的局面,黨外代表為蘇洪月嬌、黃蔴、 張賢東組成的聯合陣線,達成共識互相支援防止選舉舞弊及公務員非法干預選舉, 因此激起國民黨高度危機感,而縣長候選人國民黨提名林恆生與黃蔴對陣。1977 這 年的選舉因為競爭激烈,遂引起各方關切,投票當天,發生作票疑案,引爆鄉民聚 眾抗議,最後由黃蔴出面請回民眾。有關古坑事件,姚嘉文與林義雄合著的《古坑 夜談》一書言之甚詳
      1. 延遲公佈 選舉結果
      2. 投票所 設置於黨部
      3. 延遲開票時間
      4. 藏匿選票
      5. 賄選
      6. 動員學校教職 員為國民黨候 選人助選
    6. 歷年國民黨選舉舞弊手法暨敘述出處一覽表
  4. 選舉無師傅,用錢買就有
    1. 歷年選舉國民黨買票手法一覽表

  5. 結論
    以上回憶錄所 呈現的史實例證,印證了台灣俗諺意涵,突顯國民黨過去數十年對選舉的操控,導 致選風敗壞,使台灣人認知「政治是黑暗」的,普遍患有「政治冷感症」,如同王桂 榮所言:「在戒嚴及白色恐怖統治下,台灣人在政治上是沉默的一群」。李喬也以客 語形容過台灣政治的黑暗:「政治好插,狗屎可食 」〔按:客語〕。

覺得這篇文章想要討論什麼?

從俗諺討論台灣買票風俗

我覺得這篇文章有哪些重點?或是我的心得?

感覺買票難做研究,一來是威權時期警察不抓,新聞也不會報,只能仰賴回憶錄或幾個人的口證,可是這樣就會變成可信度不高,再來買票的技術細緻,方式多樣也很難抓,也沒有精確的數據來輔佐,最後就變成都市傳說
雖然這篇把作票集中在國民黨中,而忽略民進黨的部分,不過其實只要集中在威權時代應該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近代的話,從警調搜查的案例著手做量化也許可行,雖然會有一些問題,不過感覺不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