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法國與台灣的相似: - 憲法皆明文規定總統有任命權,但未明文規定有免職權
- 兩國過去皆為兩大聯盟的多黨制,相似的政黨體制是由不同的國會與總統選制所塑造
- 兩國皆修憲以便將國會任期與總統任期一致
- 分析架構
- 國會選制與總統選制對國會政黨體系的影響
- 總統選制對國會政黨體系的影響
- 總統直選對於國會政黨數目有壓縮的作用
- 相對多數制的壓縮作用會大於兩輪決選制
- 國會選制對國會政黨體系的影響
- 國會採比例代表制,總統採相對多數制,比兩輪決選制的政黨來得少
- 國會採相對多數制,總統採相對多數制,跟兩輪決選制的政黨差不多
- 「憲政體制」類型的概念界定
- 「政府型態」類型的概念界定
- 分立政府
總統與國會多數不一致 - 一致政府
總統與國會多數一致 - 多數內閣
國會多數且過半數組閣 - 一黨內閣
國會多數為同一黨 - 聯合內閣
國會多數為不同黨 - 少數內閣
國會少數組閣 - 共治(cohabitation)
總統與閣揆不同政治陣營 - 非共治
總統與閣揆同政治陣營 - 我國與法國選舉制度對於憲政體制的形塑作用
- 台法總統與國會選制對政黨體系的綜合影響
- 法國國會與總統選制的差異是在晉級第二輪選舉的門檻不同,在國會議員中係由超過12.5%的候選人晉級到第二輪選舉,在總統選舉中則是獲得前兩名的候選人始能晉級
- 法國總統與國會選舉皆會呈現多黨競爭的格局,而在第二輪選舉中,各政黨為了勝選會彼此合縱連橫,形成兩大候選人對抗的態勢,因而造就了兩大聯盟的多黨制
- 台灣一方面SNTV立委選制促成多黨制的形成,另一方面相對多數制的總統選制促成了兩大陣營的對抗,整體而言兩種選舉制度共同塑造了兩大陣營相互對抗的多黨制
- 台法國會選制對憲政體制類型的形塑作用
- 法國兩輪投票制形塑總理總統制
本文認為,法國兩輪投票制的國會選制,是將法國憲政體制形塑為總理總統制的關鍵制度因素 - 國會中穩固的多數陣營使得總統不敢任命自己陣營的人
- 兩輪決選制造成的比例性偏差會形成強大的反對政營與弱小的執政陣營
- 我國過去SNTV形塑總統議會制
- 憲政爭議
"總統對閣揆是否有實質的免職權"以及"總統任命閣揆是否為總統完全獨斷的權力" - 本文認為SNTV的立委選制,是形塑總統議會制的關鍵制度因素
- 國會的多數陣營並非穩固與團結,使得反對陣營不敢倒閣
- SNTV體制下,候選人不僅要和不同黨的人競爭,也要和同黨的競爭,且比起黨的奧援,更依靠自己的實力
- 台法總統選制、國會選制、國會政黨體制、憲政體制之間的關係
- 我國與法國過去迥異的憲政運作模式與政府型態
- 法國的憲政運作模式
- 換軌式的憲政運作模式及其成因
在法國的憲政運作中,當"新國會VS舊總統"不一致時,兩輪投票制的國會選制是促成國會多數組閣的關鍵制度因素;當"新總統VS舊國會"不一致時,兩輪決選制的總統選制與兩輪投票制的國會選制,是促成總統解散國會後能夠成功塑造與自己一致之國會多數的關鍵制度因素 - 法國的政府型態
- 我國不換軌的憲政運作模式
- 總統主政的憲政運作模式及其成因
倒閣權虛設的三項成因
1.總統於立法院倒閣後有權解散立法院
2.立委與閣員互不兼任
3.SNTV選制 - 我國的政府型態
- 台法國會政黨體制、憲政體制與政府型態之間的關係
- 我國與法國今後趨同的憲政運作模式與政府型態
法國2000修憲將總統任期改為五年
我國2005修憲將立委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任期改為四年 - 法國今後的憲政運作模式與政府型態
因為總統選舉的衣尾效應,使得多黨聯盟逐漸轉為兩黨制 - 我國今後的憲政運作模式與政府型態
- 並立制會增加國會與總統對抗的誘因
- 形成兩大黨相互競爭、單一政黨過半、黨團凝聚力增強
- 立委與地方的連結感增強、現任者優勢增加、倒閣的風險降低
- 台法今後的憲政運作
- 結語
覺得這篇文章想要討論什麼?
比較台法選舉制度對憲政的影響
我覺得這篇文章有哪些重點?或是我的心得?
我覺得比較有趣的就選舉時程對政黨體制的影響,僅僅將國會與總統選舉拉近,先總統後國會,就能將兩大聯盟變成兩大黨,感覺很奇妙
我覺得比較有趣的就選舉時程對政黨體制的影響,僅僅將國會與總統選舉拉近,先總統後國會,就能將兩大聯盟變成兩大黨,感覺很奇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