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2日 星期五

〈墨西哥的國家認同 ─ 被殖民與霸鄰的糾葛〉紀舜傑

  1. 前言 
    1. 墨西哥各種國際評比排名

    2. 本文的重點在透過國家認同的探討,認識瞭解墨西哥,以一般國家認 同中的建構論(constructivism)或是原生論(primordialism),檢視墨西哥 國家認同的建構元素,也討論美國成為墨西哥獨立建國後最重要的他者 (other),在墨西哥的民族主義和國家發展上的影響,最後再以未來學的多 層次因果分析法(Causal Layered Analysis, CLA)進行深層剖析。 
  2. 國家認同的元素
    國家認同是較具政治性的認同。國家認同是一個人對特定民族的附屬 感,從民族到國家形成對自己所屬國度的界定,認定自己屬於哪個國家,對 這個國家的定位、特性與發展有所期待,也藉此區分自己的同胞與外國人的 關係。這種感覺可以從內在自我想像,也可以從外部團體而來(Triandafyllidou, 1998)。
    Yurdusev(1997)認為國家認同是國家建構(state-building)和國家意 義型態的產物,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民族國家的建立,另一是國家意識 形態(我們是誰,我們的世界觀)的確立。國家認同除了根基於過往的共 同性、血緣和地域的歸屬感之外,也可加入其他認同者對於未來命運一體 的共同感,這些國家意識型態的認同是超越原生的標準而成。
  3. 墨西哥的認同論述
    1. 混血民族主義
           墨西哥的獨立建國是國家建構和民族形塑的重要關鍵,擺脫西班牙 300 年的殖民,在找尋自身的意義時,墨西哥人面對的挑戰是以種族為界線或 是以文化為認同基礎。由於西班牙殖民帶給墨西哥人口組成巨大的變化, 當地印地安人與歐洲移民的混血 mestizo 成為最大多數的族群,然而獨立之 後的墨西哥,在找尋比歐洲文化更原生的傳統時,一定得回到印地安血統 中,但是現實是歐洲文明已經在墨西哥扎根,而且取得主導地位,也是現 代化進步的象徵。完全以印地安古文明為號召,在現實上有困難,於是墨 西哥就以歐洲人與墨西哥原住民族的混血為族群認同,這種混血民族主義 (mestizo nationalism)所追求的目標類似美國與加拿大的種族融合。
           持建構論的學者 Pansters(2005)認為墨西哥的國家認同是一個真實化 (authentication)的過程,而不是找尋真實元素。這種建構過程是特殊歷史 情況加上制度安排與權力分配以綜合而成。在不以種族為分界歸類基礎 時,墨西哥在這個民族主義的形塑中,印地安人的地位和角色是重要議題。 印歐混血的優勢族群希望透過種族融合政策,讓印地安原住民族放棄傳統 習俗語言服裝等而融入印歐混血的文化中(mestizaje),印歐混血文化認定 真正的墨西哥人就是混血,不是歐洲人也不是印地安人,就像是加拿大的 Metis
           面對混血民族主義,許多印地安原住民拒絕此種融合,他們同意可以 不以種族為界線定義墨西哥人,但是堅持印地安文化的獨特性,甚至呼籲 只要認同行使原住民族習俗生活的都被歸類為印地安人,一個完全是印地 安血統的人仍可以被歸類為混血,只要他仍堅守印地安文化。 
    2. 革命民族主義
      墨西哥開啟人類在二十世紀第一場重大的社會革命,在各方勢力歷經 慘烈的征戰鬥爭後(革命的主要人物幾乎都是被暗殺身亡),墨西哥希望藉 由革命的結束,重新凝聚國人的團結,所以墨西哥二十世紀的國家認同都 與墨西哥革命的圖像、顏色、英雄、敘事、符號、與制度有關(Benitez, 1992)。 總結接收革命成果的革命制度黨(PRI)以革命民族主義開始建立黨國體 制,將革命的核心訴求:民族主義與主權、自由與民主、正義與社會公正, 列為黨的理論綱領和基本原則。在統一團結的口號治國下,不容許反對勢 力存在,利用墨西哥人渴望當家作主的情緒,使用經濟成果當作是統治的 權力正當性來源(economic performance legitimacy),長期執政至 2000 年才 被墨西哥人政黨輪替。
      1. 印地安 人應該參與墨西哥的現代化饗宴(banquet of modernity)
        這種論述掀起推崇印地安人藝術的風潮,被推舉為是墨西哥的民族藝 術(national art),是墨西哥的民族主義的重要元素(Mraz, 2009)。於是,墨 西哥壁畫運動於 1920 年代開始被廣泛推廣,也藉著印地安傳統的壁畫藝術 重建革命後的秩序,這對當時普遍識字率較低的墨西哥人而言是個比文字 更有效的國家認同建構,這類作品多數皆具有社會教育意義與政治色彩, 強調墨西哥可以融合印地安人的傳統藝術與歐洲的藝術,進而顯耀墨西哥 的光榮歷史
    3. 薩帕塔民族游擊隊的挑戰 
      薩帕塔民族游擊隊(西班牙語:Ejército Zapatista de Liberación Nacional, EZLN)是一支由墨西哥最南端的恰帕斯州的人民與原住民族所組成的游擊 隊,以革命英雄埃米利亞諾‧薩帕塔‧薩拉薩爾(Emiliano Zapata Salazar, 1879-1919)為名,薩帕塔是墨西哥主張土地改革,打破種族歧視與階級不 平等的革命領袖
  4.  美國的影響
    美國人的西部拓荒,在墨西哥於 1821 年獨立之後,進入當時的墨西哥 領土德克薩斯、加利福尼亞等地尋求經商機會,這些墨西哥領土的居民極 少,美國移民以數量的優勢,加上距離墨西哥中央政府偏遠,美國人逐步 掌握這些地區。
    1836 年美國移民推動在 德克薩斯宣佈成立德克薩斯共和國,對抗墨西哥中央政府爭取獨立,墨西 哥不承認德克薩斯的獨立,並警告假如美國政府介入此紛爭則兩國不免一 戰。
    在英國調停失敗後,美國更進一步於 1845 年宣布假如德克薩斯共和國 願意加入美國的話,美國將承認其領土界線,同年德克薩斯加入美國成為 美國的第 28 個州。隔年兩國正式開戰,1847 年美國攻下墨西哥市,墨西哥 敗戰,1848 年簽訂『美墨條約』,美國獲取對加利福尼亞、內華達、猶他的 全部地區,以及科羅拉多、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和懷俄明部分地區,同時 美國亦向墨西哥支付 1,825 萬美元作為補償
    1. 美國的天定命運(Manifested Destiny)
      以傳播進步 的現代文明和基督教為美國受天賦的使命,向西拓展上帝的福音區,認為 美國向西擴張領土不僅有上天賦予的合法性,而且絕對不是像歐洲的帝國 主義擴張行為,而是對廣大民智未開的落後地區,傳播民主制度的神聖救 援
    2. gringophobia
      意指墨西哥在美墨戰爭後,有時隱晦,有時大聲疾呼,發洩 對美國的仇恨,但是又有些自卑,而把所有墨西哥的問題都怪罪在美國
    3. 隨著 1994 年 NFATA 的簽訂,美國與墨西哥的經貿和人 員流動與日俱增,這對雙方的認同都產生影響,墨西哥學者稱這是「美國 的墨西哥化」(Mexic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與「墨西哥的美國化」 (Americanization of Mexico)(Lajous, 1995)墨西哥人以合法及非法方式大量進入美國境內,除了資金回流至墨西哥家中外,對美國的情感也會改 變,在親身經歷美國的進步後,許多墨西哥人對美國的愛恨矛盾更加明顯
    4. Samuel P. Huntington(2005)所著關於美國國家認同 的著作 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他認為美國 的認同危機來自美國社會長期以來朝向分解(disintegration)道路邁進的結 果。美國之所以走向分解主要是受到三個文化發展所影響
      1. 多元 文化主義,Huntington 認為多元文化主義嚴重破壞美國的公民教育
      2. 「跨國主義」(transnationalism),許多左派學者和國際非政府 組織都強調國界已被打破,國家的主權和主體已被穿透,因此國家的主體 性存在大受質疑
      3. 美國的「西班牙裔化」(Hispanization of America)
        在這個浪潮下,大量的西班牙裔的移民拒絕融入美國社會, 並且計畫將美國變成一個雙語和雙文化的國家,就像加拿大一般
  5. 多層次因果分析
    CLA 是對問 題的深度剖析,對問題的成因和定義從最表面到最深層地抽絲剝繭,希望 能找到最根底的密碼
    1. CLA由上述理論基礎發展出的方法為,將問題的討論分為四個層次
      1. 表象層(litany)
        在媒體上看到的統計數字、新聞報 導、具有特殊目的事件宣傳基本上都是這個層次的論述方式
        1. 墨西哥是 暴力犯罪、毒品氾濫、貪污無能的政府,與美國的愛恨情仇,另外印地安原住民族的文化權力抗爭也是表面上顯著的問題。 
      2. 系統層(systemic causes)
        會關注問題的系統性的原因,包 括政治的、經濟的、環境的、歷史的、社會的、和科技的因素
        政府和各 種事件關係人的角色會被探討,也會利用數據資料解釋事件,數據會被質 疑,但是不會根本推翻其既定的框架,媒體的社論或分析性的文章大部分 是這一層次的探討
        1. 到墨西哥的被殖民經驗是建構國家認同的重要因 素,因為西班牙人帶來族群的多元,文化宰制也形成印地安原生文化的掙 扎
          與美國的政治經濟互 動也是系統層問題,如何與美國的霸權周旋,並獲得實質利益,而且維持 自身的榮譽感(消除自卑感)都是主要課題。
      3. 世界觀/論述(worldview/discourse)
        探討支持 和合理化特定事件的論述和世界觀。找尋超越當事人的深層的社會的、語 言的、和文化的原因。重新檢視或是重新定義問題之所在。重新解構我們 對問題的認識。
        1. 這個層面又可分為幾個層級
          1. 利益攸關者 (stakeholder),檢視各個利益相關的個人和團體
          2. 對世界的正當 期待的意識型態(how the world is and should be)
          3. 文明背景透過世界觀的展現
          4. 認識論的,例如現 代的、後現代的、前現代的認知。
        2. 墨西哥人以被殖民前的古文明為榮,被殖民是民 族創傷,然而與其他被西方霸權殖民過的國家相同,都掉入殖民國優勢先 進的文明與相對落後的本土文明之間取捨的後殖民矛盾中。另外,與超級強權為鄰形成的世界觀,有稱羨崇拜的成分,也有相 對落後與被欺壓的宿命感。
      4. 隱喻或迷思(metaphor or myth)
        是深層和集體的原型 的故事,是潛意識的和情感性的面向,提出大膽和訴諸感性的角度和觀點 看待問題,所用的語言可能較不明確,但是希望刺激意象的想像,希望觸 動人的心而不是人的腦(感性大於理性)
        1. Paz 的遺忘但是孤獨是最佳寫照,墨西哥人想遺 忘被殖民的不光彩,或是無法遺忘印地安古文明的光榮,不論是哪一種遺 忘,帶來的都是孤獨感(趙鎮江、王秋石等譯,2014)。另外,Diaz 的被上 帝遺棄但被美國覬覦(so far from God, so close to the US.)也是深植墨西哥 人心裡的情愫,與美國的比鄰夾雜許多複雜的民族情緒。 
    2. 墨西哥國家認同之CLA分析

  6. 結論

覺得這篇文章想要討論什麼?

就墨西哥的國家認同介紹

我覺得這篇文章有哪些重點?或是我的心得?
ㄟ都比較好奇的是未來學,那個CLA分析跟未來的關係在哪不過這堤外了
那個CLA分析,就純粹的把事件的現在跟過去拆開,剩下的就抽象化而已,感覺很像神棍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