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是這場政治風暴的中心,這場風暴隨後蔓延至全省各地,而台北市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各地的分會,則是這場政治紛爭的主角。
- 為官方認定有罪者
政府既認定二二八事件是一叛國行為,不免將參加抗爭組織者與暴動者一同列入所謂黑名單,加以緝捕、處刑 - 為觸犯戒嚴令者
- 為政風軍紀敗壞下的犧牲者。
然而,此一工作做得並不圓滿,原因是:
- 救恤只限公教人員及其眷屬、傭工等,而未及於一般受難的民眾
- 就恤辦法規定不盡合理,有損失頗鉅但礙於規定只能或小部分的補償,也有損失不大者卻虛報而溢領過多的補償者
- 由於救濟金數額不多,部分不肖公教人員遂假公濟私,向民眾需索、訛詐。
台民在殖民統治下五十年,日人處心積慮所設計的隔離政策,造成台民對祖國的隔閡,更何況在日人有心的教育下,台民的認知和價值觀,已與大陸民眾有明顯的差距。
相對地,大陸民眾及政府官員對台灣情形,亦非常陌生,加上當時大陸戡亂情勢惡化,政府自無心力對台灣付出更多關懷,而主政者不能體察民情,反在政治上打壓台籍人士。再者,官員無能,貪汙情況嚴重,更加深人民對政府的不滿。
惟台灣在WW2曾遭到嚴重的破壞,大陸又因政局動盪,戰亂不絕,無力支援台灣,復原工作自非短期所能達成,此項客觀事實未能普遍為當時台民所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