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9日 星期六

〈泰國拉瑪五世改革述略〉之筆記心得


  1. 拉瑪五世改革的歷史背景
    1. 1855CE,簽訂暹英條約(鮑林條約)
      開放暹邏市場、降低商品稅率、給予英國治外法權等
    2. 拉瑪四世的改革
      開鑿運河、修建鐵路、建造船舶、開辦學校、聘請外國專家
    3. 1868CE,拉瑪五世(朱拉隆功)繼位,由於未達法定年齡,暫由昭耶.素里旺攝政,直到1873正式加冕
  2. 拉瑪五世改革的主要內容
    1. 1874年逐步頒布廢除奴隸制度
      1905年,規定所有奴隸一律成為自由民,為之後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大量勞動
    2. 國家行政制度的改革
      建立新式法院、制定刑事法、改良民事法,廢除傳統酷刑制度,警察制度現代化。向歐洲國家聘請許多顧問,以學習歐洲國家的管理制度。將地方封建勢力與蕃薯都劃入國家的行政系統中,加強中央集權的領導勢力。
    3. 整頓財政、發展交通
      1. 用人頭稅代替國家徭役制,使人民擺脫封建關係的束縛
      2. 調整土地課稅的辦法,以土地面積取代穀物收成來課稅,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土地的價值越來越高,於是確立土地私有制,使國家的稅收穩定的持續增長
      3. 調整國家稅收、改革稅收制度
        1873年成立稅務廳,頒布稅收條例,統一稅率,廢除外包稅收的方法
        國庫收入1877-1912,從2480萬銖增加到6680萬銖
    4. 革新軍事,繁榮文教衛生事業
      1887年,成立教育部,改變過去以寺院教育為主的樣態
      1893年,成立國防部
      1904年,制定徵兵制
      1910年,泰國軍隊已發展9師54000人
      1917年,建立朱拉隆功大學
      1921年,頒布普及初級義務教育條例
      讓王室成員接受西方教育,回國後成為改革的中堅力量,如兒子臘比於1897-1910擔任司法部長,被譽為"現代泰國法律制度之父"
  3. 拉瑪五世改革的評價
    1. 改革成功的主觀因素
      1. 改革在國王主導下進行
      2. 封建國家的建立,僅有六、七百年,沒有深厚的封建思想,能較快接受西方文化
      3. 以獨立、進度、文明、繁榮為號召,呼籲各階層人民團結
      4. 不盲目崇拜外國,也不因循守舊
    2. 改革不足之處
      1. 沒有根本改變傳統的政治制度,依然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拉瑪也依然是一個封建君王
      2. 過於仰賴外國顧問,其大權在握,掌控了泰國的各個部門

覺得這篇文章想要討論什麼?
討論拉瑪五世在於期間的改革成就

我覺得這篇文章有哪些重點?或是我的心得?
改革的概略真的滿概略的,但一般來說,應該會有阻饒之類的問題吧? 感覺好像把改革形塑的太過美好?另外,我也不太懂,沒有改變傳統的政治制度算是改革不足,一定要改成民主才較進步,也沒有理由支撐文中所說的不足(至少也要說因為依然傳統的君王政體,導致後來XXX之類的論述阿),外國顧問也是,過度仰賴又如何,有造成問題再來說嘛。
而且他的資料都是外國二手資料,沒有一手的資料嗎?現代化的泰國,總有點檔案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