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8日 星期三

《總體經濟學(六版)--萬哲鈺,陳玉瓏,高崇瑋編譯》-第五章 開放經濟之儲蓄與投資

 第05章 開放經濟之儲蓄與投資

  1. 國際收支會計
    1. 國際收支帳
      國民所得帳的一部分,記載一國國際交易的紀錄
    2. 經常帳
      一國與其他國家之商品、勞務與單方面移轉等交易,記載於經常帳下
      1. 商品與勞務的收支淨額
        出口減去進口之淨出口的概念
        旅遊、保險、教育與金融服務等屬於勞務類的國際交易
      2. 所得收支淨額
        所得收支淨額等於自外國獲得的收入減去支付予其他國家居民的所得
        居民在海外工作的薪資收予與投資外國資產的所得收入,為一國獲得外國收入的來源,這些收入記載於經常帳的貸方
        投資外國資產的所得收入包括:利息、紅利、授權費與居民由其他國家的股票、債券與專利所獲得之報酬
        支付予在本國工作之外國居民的薪資、外國人投資本國資產的報酬等,為一國支付予外國的所得
      3. 經常移轉淨額
        單向移轉支出為無相對應之商品、勞務或資產購買,而出現之一國支付予其他國家的移轉交易
        一國官方的對外援助或一國居民對其他國家家庭的捐款等,都屬於單向移轉支出的交易
        一國的經常移轉淨額等於該國自外國獲得的移轉支出減去該國對外國之移轉支出,如為負數,表示對於其他國家而言,該國是給予者
    3. 資本與金融帳
      不論是實質或金融性資產的國際交易,皆記載於資本與金融帳之下,各國間的資產單向移轉交易歸類為資本帳下。
      1. 金融帳
        金融帳餘額等於屬於貸方科目之資金流入減去借方科目之資金流出的差額
        正數意味一國出售給外國的資產金額大於該國自外國購買資產的金額
      2. 官方沖銷餘額(國際收支)
        代表一國官方準備資產淨增加的幅度
        1. 官方準備資產交易科目
          官方準備資產為中央銀行所持有可以用來支付國際交易與清算之資產
          在目前中央銀行官方準備資產內的項目包括:主要工業化國家的政府債券、外國銀行的存款與國際貨幣基金會所發行的特別提款權
    4. 經常帳以及資本與金融帳之關係
      經常帳餘額(CA)+資本與金融帳餘額(KFA)=0
      不過實際上由於衡量國際交易之統計上的問題,往往會使得這個關係無法成立
    5. 本國持有之外國資產淨額與國際收支帳
      1. 影響一國持有外國資產淨額變化的因素
        1. 本國人持有之外國資產價值的上升或外國人持有之美本資產的下跌
        2. 一國獲得新的外國資產或產生新的外國負債
      2. 外人直接投資
        本國透過外國來本國建置或建造新資本財,來向外國進行融通的方式
      3. 不同觀點相同意義之國際交易與借貸的說明
        1. 在相同的交易狀況下,這些意義相同
          經常帳餘額$100億美元
          資本與金融帳赤字$100億美元
          外國資產持有淨額增加$100億美元
          貸放予外國淨額增加$100億美元
          淨出口增加$100億美元(若所得收支淨額與經常移轉淨額兩者皆為0)
  2. 開放體系商品市場均衡
    1. S=I+CA=I+(NX+NFP)-開放體系下的國民所得會記等式
      該式為儲蓄來源與使用的恆等關係式,同時假設經常帳移轉淨額為0的情況下,經常帳餘額=出口淨額+所得收支淨額
      1. 國民儲蓄的兩個分派與使用方式
        1. 透過融通投資來提高一國的資本存量
        2. 透過借貸予外國來提高一國所持有的外國資產存量(因為經常帳餘額=一國可以借貸予外國資金數量的淨額)
    2. S`d=I`d+CA=I`d+(NX+NFP)-當實際水準與計畫水準相等時
      S`d=計畫國民儲蓄
      I`d=計畫投資
       該式指出當開放體系的商品市場達到均衡時,計畫國民儲蓄的數量將等於國內計畫投資數量加上借貸予外國的數量
      而當CA等於0時,結果恰等於封閉體系商品市場均衡條件
    3. S`d=I`d+NX-假設所得收支淨額NFP為0
      因為一般而言,NFP與過去的投資有關,不受當期總體經濟發展所影響
    4. Y=C`d+I`d+G+NX-以商品總合供給=商品總合需求的條件來表示
      而在開放體系下,淨出口為總合需求的一部分
    5. NX=Y-(C`d+I`d+G)
      該式指出當商品市場達到均衡時
      一國的出口淨額=該國的總產出Y-該國居民總計畫支出(C`d+I`d+G)
      本國居民總支出數量稱為本國居民的吸納數量
      而當產出超過本國居民可吸納的數量時,多餘的商品成為出口的來源,使該國出現經常帳盈餘(NX>0)
  3. 小型開放經濟體系之儲蓄與投資分析
    1. 小型開放經濟體系
      是指一經濟體系的規模過小,以致無法影響世界實質利率水準,因此將利率水準是為固定數r`w
      實際上對小型開放經濟體系而言,可以在任何的世界實質利率水準下達到商品市場均衡,只要該體系向外國借貸淨額=該國計劃國民儲蓄與計劃投資的差
      1. 世界實質利率水準
        為個人、企業與政府在國際資本市場進行跨國借貸所決定之利率水準
    2. 經濟衝擊對小型開放經濟體系的影響
      1. 暫時的負供給面衝擊
        若供給面衝擊屬於暫時性的,此將不會改變既有的預期外來的資本邊際產出,因此計畫投資並不會受乾旱(負供給面衝擊)所影響,投資線不會出現移動變化
      2. 預期未來資本邊際產出上升
        假設因技術創新使當其資本投資的預期未來資本邊際產出MPK`f上升
        MPK`f的上升提高該國廠商對資本存量的需求,因此計劃投資也同步提高,由於此時在國內進行資本投資相對比較有利,提高該國產出被國內投資吸納的比例,致使可借貸予外國的金額比技術創新前為少
  4. 大型開放經濟體系之儲蓄與投資分析
    以封閉經濟體系而言,利率是由儲蓄者與投資者所共同決定。同樣地,在大型開放經濟體系下,世界實質利率是由一國的計劃國際資金貸放,與另一國之計劃國際資金借款所共同決定。
    也就是,在此均衡利率下貸放國之經常帳盈餘將等於借款國之經常帳赤字

    世界實質利率在大型開放經濟下並不是固定數,任何一個國家計畫國民儲蓄與計劃投資改變都會影響此利率水準,任何會提高國際貸放意願的因素,都會使世界實質利率出現向下的調整變化。
  5. 財政政策與經常帳
    1. 國民儲蓄扮演之關鍵要素
      1. 雙赤字
        唯有政府預算赤字上升會降低計畫國民儲蓄時,政府預算赤字的上升才會使經常帳赤字也同時提高
        假設:財政政策的改變不會影響投資線的位置
    2. 政府預算赤字與國民儲蓄
      1. 政府購買增加引起之預算赤字
        當產出Y在充分就業水準下,政府購買的上升會直接降低計畫國民儲蓄S`d=Y-C`d-G,同時也降低該國的經常帳餘額
      2. 減稅引起之預算赤字
        假設當期與未來之政府購買皆維持不變,當政府購買G與產出Y維持不變時,減稅只能透過影響計畫消費C`d的管道影響計畫國民儲蓄S`d=Y-C`d-G

        根據李嘉圖均等論的觀點,當期的減稅措施會讓政府在目前進行更多的借貸以融通其支出,而這些借貸的本金與利息在未來勢必須以增稅的方式來加以償還。因此減稅不會改變消費者的福利,也不會改變其計畫消費。

        但部分觀點認為,消費者不了解目前的預算赤字會造成未來賦稅負擔的提高,只要消費者會因減稅而提高消費,因減稅引起的預算赤字便會降低計畫國民儲蓄,進而使經常帳餘額減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