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徐豪霸與洛陽騷亂
- 初平、興平到建安初年,青洲與徐州有兩股地方勢力,一是青徐黃巾,二是以臧霸為首鎮壓黃巾的青徐豪霸,但在曹操陣營中呈現相對獨立的狀態
- 建安24年,曹操死後,如《魏略》所記"會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而後曹丕採用賈逵的策略,撫而不討,以俟異日
- 臧霸奪兵
- 《魏略》"文帝及位,以曹休都督青徐",《三國志》"文帝即王位,遷鎮東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一方面安撫臧霸,一方面把曹休安置到青徐地帶,開始排斥臧霸在青徐地帶的勢力
- 廣陵之戰看似攻打吳國,實在探測青徐虛實,在黃初四年,《魏略》"帝疑霸軍前擅去,今意壯乃爾,遂東巡,因霸來朝而奪其兵",而後臧霸被安置在洛陽
- 利城兵變與廣陵之役
- 在解除臧霸的兵權之後,連他的部屬也全部解除,爾後在平定利城兵變後,才算解決青徐豪霸的問題
- 廣陵之役的目標在於青徐豪霸的鬥爭
- 廣陵之役與中瀆水道
- 廣陵之役有賴於中瀆水道的修治,但瓜州難度,以致後來西晉滅吳,也不以廣陵為主力
- 餘論
- 曹丕在廣陵之役解決青徐地區的問題,在之後吳將孫韶攻打時,也未受牽動
我覺得這篇論文的目的是?
探究以臧霸為首的青徐豪霸集團的勢力與曹丕之間的矛盾,以及廣陵之戰與之的相關性
我覺得這篇論文的手法是?
史料間的比對,以證明廣陵之役不再攻吳,而是青徐地區的地方勢力
我覺得這篇論文的貢獻是?
從青徐豪霸事件的處理,更深刻的了解當時魏國的社會狀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