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督的設置及魏晉間司馬宗室都督重鎮
- 有鑑於曹氏代漢與司馬氏代魏,都因為諸王無權,所以司馬炎即位之初,便大肆封宗室,來鞏固司馬氏政權以及監督地方,但實際上並沒有派兵給王國,所以段灼、劉頌認為應該擴大王國、加強兵力
- 作者認為在曹丕稱帝前,都督職稱已經制度化,司馬氏在代魏之前,也已經事先安排三、四個親戚擔任都督,都督掌握當地的軍事,如司馬駿督豫州、司馬遂督鄴城
- 諸王就國與移風就鎮
- 為了讓諸王就國,不僅重新劃分封國的大小,分為大、次、小三等,以及各等級具體的戶數,並置軍於封國以及中尉統領,而那些擔任都督又有封國的諸王,就把王國遷到所都督的區域中,使得這些都督的職位半固定化,不僅擁有軍事要地的軍權,又擁有分封的土地
- 政策的失敗
- 因為晉武帝廢除州郡的軍力後,又加大諸王的軍力,宗王出鎮的比例超過一半(也就是帝國有一半的武力都在地方諸王身上),導致後期的八王之亂
- 而之後的南北朝卻仍然沿用晉朝的模式,作者推測是因為統治結構往往是一個大家族,一個以皇族為首的門閥貴族聯合統治,也必須得要重用宗室
我覺得這篇文章的目的是?
討論西晉分封諸王的過程以及回答為何這樣的政策是失敗的,還有最後一段也回答為何南北朝依舊運用晉朝的制度,都可以與當時的統治結構相關
我覺得這篇文章的手法是?
史料,晉書職官制、三國志等等
我覺得這篇文章的貢獻是?
完整闡述當時西晉分封諸國以致八王之亂的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