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結束半世紀的動亂局面,此後進入一段穩定期
- 唐玄宗置相原則
- 重才德
- 不重用功臣
- 不以皇親國戚為輔
- 當朝名相,盧懷慎、裴光庭、魏知古等人
- 內部矛盾,姚崇與張說、杜暹與李元紘之間的衝突
- 三個階段,從君子當權到小人當道
- 第二階段是張九齡為中書令、李林甫為禮部侍郎,裴耀卿為仕中,屬於賢佞並進時期
- 由二至三階段是開元24、25之際,張九齡與李林甫在任用牛仙客上發生衝突,而以張九齡貶為荊州長吏為終
- 第三階段,是一個租庸調失調,經濟不穩定需要大量計臣的時期,從此時,李林甫一派獨霸政事堂,開元之治作為一個政治概念,也早已消逝。
我覺得這篇文章的目的是?
概略介紹開元之治的宰相狀況,以及由盛轉衰的三階段
我覺得這篇文章有哪些重點?
三個階段說,以張九齡被罷知政事,牛仙客拜相,李林甫掌權,代表開元之治的衰微
還有玄宗初期的置相原則
引用格式
胡如雷,〈唐「開元之治」時期宰相政治探微〉,北京:《歷史研究》,01期,1994。
三個階段說,以張九齡被罷知政事,牛仙客拜相,李林甫掌權,代表開元之治的衰微
還有玄宗初期的置相原則
引用格式
胡如雷,〈唐「開元之治」時期宰相政治探微〉,北京:《歷史研究》,01期,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