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宋代經濟的進步
- 宋代的成就
- 交子--世界最早的貨幣
- 家用燃料與冶鐵廣用石炭作為燃料
- 指南針的使用
- 印刷術的發明
- 火藥作為武器
- 為何宋代沒有工業革命或資本主義
- 儘管煤礦豐富,卻位於交通不易之地,不如英國煤礦區位於河岸旁,因此無法大量開採
- 人口過剩導致機械化的無法發展
- 宋代理學"存天理去人欲"的觀念,相比於西方鼓勵累積資本榮耀上帝不同
- 其他學者的回應與主持人的總述
- 劉子健
- 認為西洋史的劃分無法套用中國,遂採用"新傳統"一詞來指稱宋代以後,意味者
- 舊傳統的改變
- 舊傳統衍生的新改變
- 新舊交織的傳統成為一個傳統
- 新傳統主義(Neo-tradionalism),一種新舊交織式的漸進改變
- 有沒有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有關聯,但應該分為兩個問題來看
- 宋代為何沒有資本主義
- 中央高壓集權,重稅政策與商人的無力反抗
- 法律制度的不同,政府權力的高壓與財產的保障不夠
- 官僚的地位高,商人多傾向買官買地,以保全財產
- 家族的財產均分制,導致資本逐漸分散
- 金錢銅錢的不夠,無法支持帝國的需求,常鬧"錢荒"
- 運輸貨物的不安全,盜賊盛出?
- 科學革命的不發達、宋代的算學、醫學因要求須通經,往往少數人研讀,師資也不夠
- 蔣復璁
- 認為宋代紀錄的戶口變動太大,可信度不高,而其中戶與口的比例太低,認為戶的可信度高於口
- 宋晞先生
- 認為戶多口少是因為當時人民逃避力役以及稅收是以家裡的人有多少來計算,把家裡的人分成很多戶,來降低戶口數
- Robert Hartwell認為宋代已大量使用煤和鐵,卻遲遲沒有發展工業革命,外部原因是女真、蒙古的入侵,內部原因是傳統的社會結構問題
- 全漢昇
- 認為戶口的數量應該是納稅人的數量,認為當時占城稻米的引進,應能滿足大量的人口,所以人口必定比漢代多,起碼一家有五口
- 認為交通運輸的不便,讓宋代無法好好運用煤礦,導致工業革命的無法發展
我覺得這篇文章的目的是?
從宋代經濟的進步,去討論其在文化、社會等方面的進步(但我覺得問題好像都集中在為何宋代沒有資本主義或工業革命上)
我覺得這篇文章的手法是?
這一篇比較特殊八,有點像研討會的紀錄,不是一篇論文這樣,就是主持人論述,然後其他人提意見,最後在總述這樣,可是有的人一口氣就把大家要講的都講完了,我看其他人的回應都大同小異的,要不然就是不相干的回答,最後的總述也跟一開始的論述差不多,不過就是當時的人口數跟工業革命的未發展原因這樣
這一篇比較特殊八,有點像研討會的紀錄,不是一篇論文這樣,就是主持人論述,然後其他人提意見,最後在總述這樣,可是有的人一口氣就把大家要講的都講完了,我看其他人的回應都大同小異的,要不然就是不相干的回答,最後的總述也跟一開始的論述差不多,不過就是當時的人口數跟工業革命的未發展原因這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