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法西斯主義與德國的罪責問題
- 政治層面對納粹的清算起於20世紀70年代,學術層面則於30年代即開始
- Jaspers書中,追究了德國人應付的罪責,同時也追究德國政治傳統中的盲目與服從權威傾向,但也回擊對德國民族根本性的批評,並試圖指明德國新政治的方向
- 反對將某一民族錯誤地實體化為單一的統一主體的思維,乃是把個人還原為集體,因此從一開始就包含著壓制個人自律和多樣性的問題。並指出這與納粹的反猶無異
- 認為德國人對納粹罪行的贖罪,不僅要從國家層面上實行和解並作出相應賠償,更重要的是在政治—道德層面上拋棄陳舊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
- 罪責區分
- 外部控告:刑事罪責與政治罪責
- Jaspers認為紐倫堡審判對德國人而言,這一審判的長處在於區分了領導者們犯下的特定犯罪,但並未裁定整個德國民族都有罪
- 強調無差別的政治罪責,德國國民之所以承受國家主權限制、戰爭賠償等政治罪責,並非因為他們犯了法律罪責或道德罪責,也不意味著承擔政治領導人的法律的、道德的罪責,而是一種「對自身的政府承擔的共同責任」
- 內部控告:道德罪責與形上學罪責
- 道德罪責和形上學罪責完全取決於個人的罪責意識,取決於良知和自我意識。
- Jaspers將「洞察、懺悔和重生」當作道德罪責贖罪的三步驟
- Jaspers認為,所謂道德罪責的贖罪只能產生於每個個體的良心發現當中。在沒有任何外部強迫和約束的情況下,每個個體都應通過良心審查、洞察和懺悔,擺脫導致其罪責的那種思維模式和人際關係模式。
- 與政治罪責問題在於結果不同,道德罪責問題在於意圖,儘管無力改變結果,卻依然無法擺脫"形上學罪責",因為,形上學罪責以「人與人之間的絕對團結」為前提。
形上學的絕對命令要求我們,在完全無力的情況下,也要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為拯救暴力威脅下的他人獻出自己的生命。 - Jaspers還強調,作為人的普遍罪責,形上學罪責不應「削弱或迴避」德國人的罪責意識,而應進一步「深化」德國人的罪責意識。
- 堅持「非納粹化」原則、認清納粹國家的性質、拋棄權威國家的思維方式,是德國進行內在轉化的前提。
- 罪責的關聯性與共同責任
- 雖然Jaspers反對把共同體視為超個人自足實體的集體主義,但他並不一概拒絕個人相互關係中,作為可變歷史產物的共同體概念本身。
- 一切罪責以形上學罪責為基礎,再來是道德罪責,其促成政治罪責
- 政治風氣(Das politische Ethos),是某一政治共同體的集體道德。人類全體的精神是建立在個人的真實性上的,是建立在無數個人現實日常生活中所作的歷史決斷的無條件性上的。因此,雅斯貝爾斯將支配德國政治風氣的「服從氛圍」本身規定為德國人的罪責。
"一個人不可能擺脫他的客觀現實,而未來的政治情況則是通過他對待客觀現實的行為而建立起來的。人不能再對政治漠不關心了。任何人,只要他是真正生活著的,他就必須在為未來的政治現實的鬥爭中作出決定。" - 罪責反省與政治新生
- 雅斯貝爾斯強調,正如道德罪責本質上是個人的良心問題,對待整個德國人的罪責的正確方法並不是道德上相互譴責和詆毀,而是要進行「自由交往」和公眾的「精神之戰」。
簡介Jaspers書中的內容及其對德國帶來的影響
我覺得這篇文章有哪些重點?或是我的心得?
我很認同政治罪責那部分,人作為一個身在政治共同體中的一分子,對於整個國家機器所做出的結果應負擔責任,且那是無人可以避免的,因為你每天在政治共同體中的生活,大家一同型塑的政治場域。我喜歡這個解釋,因為他提醒我們,我們不應假裝與政治不搭乾,假裝我們可以脫離政治,清清白白生活,我們要做的是,基於自身的道德意識,在政治場域中表達自己的意見。
本文中這一句很不錯"一個人不可能擺脫他的客觀現實,而未來的政治情況則是通過他對待客觀現實的行為而建立起來的。人不能再對政治漠不關心了。任何人,只要他是真正生活著的,他就必須在為未來的政治現實的鬥爭中作出決定。"
引用格式
來源:https://read01.com/zh-tw/BeQ8Kj.html#.XBEdFmgzZPY
我很認同政治罪責那部分,人作為一個身在政治共同體中的一分子,對於整個國家機器所做出的結果應負擔責任,且那是無人可以避免的,因為你每天在政治共同體中的生活,大家一同型塑的政治場域。我喜歡這個解釋,因為他提醒我們,我們不應假裝與政治不搭乾,假裝我們可以脫離政治,清清白白生活,我們要做的是,基於自身的道德意識,在政治場域中表達自己的意見。
本文中這一句很不錯"一個人不可能擺脫他的客觀現實,而未來的政治情況則是通過他對待客觀現實的行為而建立起來的。人不能再對政治漠不關心了。任何人,只要他是真正生活著的,他就必須在為未來的政治現實的鬥爭中作出決定。"
引用格式
來源:https://read01.com/zh-tw/BeQ8Kj.html#.XBEdFmgzZP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