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試圖透過強調文科生在未來可能扮演的位置,來回答當今世界面臨的問題,以及指出未來科技如何可能發展。
雖然我想比起強調文科或是理科,其背後蘊含的意義應是,任何科目都有可能透過科技發展新的就業機會與新形態的改革,但確實在科技處理完那些簡單又重複的問題之後,剩下那些錯綜複雜的策略判斷,就還不是單單憑科技能處理的地步了。藉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使得其門檻逐漸下降,文科生再也不需啃大部頭的手冊,才能使用那些複雜的科技了。綜上,門檻的降低與未來問題的需求,使得文科生能踏上與理科並齊的地步了。但我懷疑的是,那些所謂的人文能力,真的需要主修文科或是大量沉浸在書本中,才能獲得嗎?我想質疑的是,就想人文能力真能幫助科技踏上新的階頭,但前提是能掌握科技吧~(先不考慮團隊的狀況),亦即就算證成文科能力是當今不可忽略的能力,還是無法證成我們需要在升學時優先考慮文科吧~畢竟對很多人來說,文科相對簡單,優先選擇理科,再另外找時間修習文科,這樣以理為主,以文為副的方式,似乎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呢?但也許升學時的選擇並不是本書的要點,但我想套用到當今學子們的升學選擇時,頂多只能使他們覺得,先選理科,之後再來個副修或雙主修文科,似乎還不錯(不過我好像相反?),但無論如何,我認為書中更好的是舉了很多搭配人文思想而衍生的科技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描繪了未來的世界型態,並駁斥對AI的恐懼與幻想。
另外作者在教育、資料科學、政治、醫療上都舉了很多例子,讓人對世界的發展開了很多新的眼界。如書中所說,在解決全球議題上,不論文科還是理科,都有其發揮的部分,恩恩 大概這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