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

《危機下的日中基督教關係史:"中國認識"的諸相-金丸裕一》之筆記


  1. 序言-研究史與問題意識
    1. 討論日本基督教透過怎樣的詮釋,賦予侵略行為正當性
  2. 開始交流之前的他者形象:1931年之前
    1. 日俄戰爭之後,1905之後開始在大連建立教會,並進行傳教
    2. 儘管反對帝國主義,卻對日本打入亞洲保持讚揚
    3. "偽滿州國"的成立和日中戰爭爆發,是教會數量增加的原因
    4. 日中兩國的基督教在這短時間開始有組織的交流,而日本卻儼然已指導者自居
  3. 經過"滿州"問題之後的中國像-1931年-1933年
    1. 中國質疑日本侵略的野心,日本基督教試圖解釋。而在滿州國成立後,日本基督教主流進行討論,並以打入滿州為要。
  4. 配合國策的論理結構-1934年-1937年
    1. 日中戰爭前日本基督教描繪的中國形象為"由有利基督徒領導的脫胎換骨的新興民國",並認為能勝任與民國交流的只有日本基督徒。
    2. 這段時間也是日本基督教在地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向外侵略的國策影響
  5. 結束語-日中戰爭爆發和正式向中國發展的開始
    1. 侵中以及與歐美基督教的摩擦,產生了"大東亞神學"-認為創造神所寄託的日本,將對歐美的懲罰,轉移為對看似支援中國,實際卻侵中的行為

我覺得這篇文章想要討論什麼?
我想是日本基督教在與中國交流,至日中戰爭時,日本基督教如何產生變化

我覺得這篇文章有哪些重點?或是我的心得?
我覺得文中確實很多檔案資料,但感覺沒有一條明確的主要論述(是日本基督教的轉化,還是日本描繪的中國形象的轉變,還是兩者都有),不知道是不是我沒看清楚?

引用格式(因為是課堂拿到的講義,不是上網找的,就不另外寫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