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人類多樣性的探索(第12版)》,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Conrad Phillip Kottak)著,黃劍波,方靜文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2。
第二十一章 宗教
- 甚麼是宗教?
- Anthiny F.C. Wallace認為宗教是與超自然存在、力量和能力有關的信仰和儀式
- 另一個定義關注那些定期聚集起來做禮拜的人們。這些聚會者或者信徒們都贊同一個共同的意義體系,並且把他內在化。他們接受一系列教義,這些教義有關個體與神的關係、超自然或者被當作真實的最終本質的任何事物。
- 人類學家在進行宗教的跨文化研究時,注重研究社會型態和宗教的作用,以及宗教教義的性質、內容及其對人們的意義,宗教行為、事件、設置、實踐者和組織。
- 宗教的起源、功能與表現
- 萬物有靈論animism
Edward Tylor認為宗教出現的原因是人們試圖解釋在日常生活中無法通過經驗來解釋的情況和事件。
解釋夢境和幻象的常識嘗試引導著早期人類相信身體裡居住著兩個東西:一個在白天活動,而另一個極為相似的或者是靈魂的東西會在睡覺和出神狀態中活動。
- 瑪納與禁忌
美拉尼西亞人信仰Mana這種存在於宇宙中的神聖的非個人力量。Mana可以存在於人類、動物、植物和物體之中。
宗教的作用之一是解釋。信仰靈魂解釋了在睡覺、出神和死亡中發生的事情。
- 巫術與宗教
- 巫術
指的是試圖達成特定目標的超自然技術
這些技術包括帶有神性或者非人類力量的符咒、程式和咒語
- 模擬巫術imitative magic
指的是運用模仿的方式創造一個想要的結果
- 交感巫術 contagious magic
指的是無論對一個物體(如指甲、頭髮)做什麼都被認為會影響那個曾接觸過他的人
- 焦慮、控制和安慰
Malinowski認為宗教提供了情感的慰藉,巫術則做為控制的手段,尤其當人們面臨危機的時候。
Malinowski把部落宗教看做主要是組織、紀念以及幫助人們經歷諸如出生、青春期、婚姻和死亡等生命事件。
- 儀式
儀式是正式的、類型化的、重複化的和刻板的。
人們在特別的場所以固定的時期表演儀式。儀式包含禮拜式程序,即在儀式的被展演之前已經確定好了的語言和行為的順序。
參與者透過聯合的公開活動,表明他們獲得了共同的社會和道德秩序,並且具有超越個體的地位。
- 過度儀式
所有的過度儀式由三個階段組成:分離、閥限和結合。
在第一個階段,人們離開群體,開始由一個地點或地位向另一個轉變。
在第二個階段,人們處於離開一個地方或狀態,卻還沒有進入或加入到下一個地方或狀態時所處的中間狀態。
在第三個階段,他們重新進入社區中完成儀式
- 閥限liminality
閥限的人們處於模糊不定的社會位置
在集體閥限方面,人們一同經歷閥限階段,從而形成了一個平等的群體。
- 圖騰崇拜
圖騰崇拜把自然看成社會的模型。
圖騰通常是自然界中的動物和植物。人們通過圖騰同自然物種之間的聯繫而與自然聯繫起來。
人類社會秩序的統一通過模仿自然秩序以及象徵性的聯繫而得到提高。
宗教儀式和信仰的作用在於鞏固並因此保持宗教擁護者的團結。圖騰是象徵共同身分的符號。
- 宗教與文化生態學
- 印度的聖牛
印度人崇拜瘤牛,這些牛受到婆羅門教教義的保護,包含非暴力原則,禁止殺死動物。
聖牛是印度文化適應性的基本元素,生物上對貧瘠地區和邊緣環境的適應,骨瘦如柴的瘤牛提供了肥料和燃料,對於農耕是不可或缺的,同時對農民來說又是負擔得起的
- 社會控制
當宗教法則內化成人們內心的準則是,宗教便成為控制他們的信仰、行為和子女教育的有力工具。
宗教進行社會控制的方式有提供獎勵(今世或來世)、懲罰等
- 宗教的種類
Wallace對宗教的分類:
- 一神教
- 實施者類型:牧師、神父等
- 超自然觀念:上帝
- 社會類型:國家
- 奧林匹亞宗教
- 實施者類型:神職人員
- 超自然觀念:有強大神力的等級制的萬神殿
- 社會類型:酋邦和古代國家
- 社群宗教
- 實施者類型:兼職專家、偶爾的社區贊助的活動,包括通過儀式
- 超自然觀念:多神以及對自然的某些控制
- 社會類型:食物生產部落
- 薩滿教
- 實施者類型:薩滿=兼職(人與超自然的協調者)
薩滿常通過表現出一種不同的或模稜兩可的性或性別角色而象徵性地將自己同普通人區分開來
- 超自然觀念:仿生實施者
- 社會類型:狩獵採集社會
- 國家中的宗教
-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的興起
新教強調的價值觀,如個體、努力工作等,取代天主教的傳統態度,營造了和資本主義相配合的環境。
- 世界宗教
- 宗教與變遷
- 復興運動
一種社會運動,他發生在變遷期間,宗教領袖出現並承諾改變或復興一個社會
- 混合主義
混合主義是文化融合,包括宗教的融合,產生於濡化過程。
濡化指的是當文化之間進行不斷的直接接觸之後發生的文化特徵的交換。
- 船貨崇拜 cargo cults
後殖民主義的涵化的宗教運動,在美拉尼西亞非常普遍。
這種宗教運動嘗試解釋歐洲的占領和財富,並試圖通過模仿歐洲人的行為從巫術方式獲得類似的成功
- 反現代主義與宗教激進主義
- 反現代主義antimodernism
指拒絕現代性,而傾向於被看做是較早期的、純潔的和更好的生活方式。
反現在主義一般把當今技術的使用看成是誤導人的,或者認為技術應該低於宗教和文化價值的優越性。
- 宗教激進主義 fundamentalism
指的是多種宗教中的反現代運動。
宗教激進主義主聲稱自己擁有脫離於他們原來歸屬的更大的宗教類型的新的身分。
他們提倡嚴格忠實於"真理"的宗教原則,後者是其原來所屬的更大類型宗教建立的基礎。
宗教激進主義本身就是一個現代現象,他的基礎正是建立在其擁護者對現代文化的疏遠的強烈感覺上。
- 新紀元
- 世俗儀式
關於宗教的問題:
- 如果我們把宗教定義為超自然的存在、能力和外在力量,我們如何區分世俗情況下舉行的類似儀式的行為?
- 如果超自然和自然的區別在社會中的表現並不是始終如一的,我們如何區分哪一個是宗教,哪個不是呢?
- 被認為符合宗教場合的行為因文化差異而變化巨大
馬達加斯加的宗教儀式會群體爛醉、狂歡
其他宗教則不是
- KW
- 禁忌 taboo
與普通人分隔的神聖和禁止進入的領域,超自然懲罰是支持禁忌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