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人類多樣性的探索(第12版)》,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Conrad Phillip Kottak)著,黃劍波,方靜文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2。
第十七章 政治制度
- 甚麼是"政治"?
Morton Fried認為政治組織包括那些與專門管理公共政策事務的個人或群體相關的社會組織,他還包括那些試圖控制那些個人或群體的任命或者活動的社會組織
但此定義不太適用那些非國家社會,因為那裏很難發現公共政策
因此在涉及團體之間及他們代理人之間相互關係的規章或管理時,作者更傾向說社會政治組織
- 類型與趨勢
- Elman Service的四種政治組織
- 隊群
指人們在覓食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以血緣為基礎的小群體
(所有的成員通過血緣或婚姻紐帶聯繫起來)
- 部落
部落的經濟建立在非集約的食物生產上(園藝和畜牧業)基礎上
他以同一繼嗣群的方式組織成血緣群體並生活在村莊中,他沒有正式的政府以及可靠的手段來執行政治決策
- 酋邦
是介於部落和國家間的一種社會政治組織。
雖然是建立在血緣基礎上,但是酋邦中存在著明顯的資源分化體系以及持久的政治結構
- 國家
建立在正式的政府結構和社會經濟分層基礎上的社會政治組織
- 這四種政治組織與適應策略相關聯
但卻無法進一步說明政治、文化、社會的複雜性
- 隊群與部落
- 覓食隊群
現代的覓食者無法與石器時代的覓食者相提並論,因為現在的覓食者的經濟活動被鑲嵌在市場經濟與民族國家之中
但基於覓食的適應策略衍生的政治社會活動,多是血緣、互惠、平等、無正式法律、無私有權觀念的
- 部落栽培者
像覓食者一樣,園藝社會傾向平等主義。
園藝社會的特點是:它的規模通常很小,人口密度很低並且成員共享戰略資源。年齡、性別和個人特徵決定了一個人可以得到多少榮譽以及他人的支持。
然而隨著村莊規模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園藝社會的平等主義呈現減弱的趨勢。
- 村庄頭人Village head
頭人沒有發布命令的權力,他只能動用勸說、演講等方式試圖影響公眾觀點
當村莊發生衝突時,頭人會作為調停者來聽取雙方的說法,他沒有權力來支持他的決定,也沒有施加懲罰的路徑,他只是眾多平等者的一人。
一個人成為頭人的途徑取決於他的個人特質和他能召集起來的支持者的數量。
- 大人物
與村莊頭人類似,其差別在於村莊頭人領導一個村莊,大人物則是在好幾個村莊都有支持者。因此大人物是地區政治組織的領導者
其表徵了部落社會對於領導者品德的要求:一個慷慨的人,值得獲取財富以及廣泛的尊敬和支持。
- 泛部落社群與年齡級
在部落社會中,年齡、性別、儀式這些因素和繼嗣一樣,他們能把當地不同群體的成員結合為一個獨立的社會集體,進而使集體成員產生一種倫理認同感和對同一文化傳統的歸屬感。
- 泛部落社群
他們延伸到整個村落,跨越好幾個村莊,通常在兩種或三種不同文化經常接觸的社區形成。
在戰爭時期最可能發展,為了調動許多人員來攻擊其他部落
- 游牧部落
政治等級會隨著管理問題(人口)的增加而逐漸變得複雜,如協調不同族群使用牧場的時間
- 酋邦
Robert Carneiro定義國家為"在一定領土範圍內由眾多社區組成的自治性的政治單位,它存在一個中央政府,它具有徵收稅賦、招募人民去勞動或戰爭、頒布並執行法律的權力"
- 酋邦的政治和經濟制度
酋邦的社會關係主要建立在親屬、婚姻、繼嗣、年齡、世代和性別基礎上
酋長是全職的政治專家,負責管理集生產、分配、消費為一體的經濟體系,並且依賴宗教來鞏固他們的權威
其經濟基礎建立在集約種植和地區貿易的管理體系上
- 酋邦中的社會地位
在酋邦中,社會地位是建立在繼嗣資歷的基礎上。
對族譜和繼嗣資歷的關注以及菁英和普通人的不明顯區分是所有酋邦的特徵
- 酋邦與國家的地位體系
酋邦與國家的地位體系都是建立在對資源的不平等佔有基礎上。
酋邦社會中的地位差異仍然與親屬關係密切相關。
但與部落、隊群相似的點在於"慷慨",返還他們得到的大部分資源
- 分層的出現
- 分層
分層是指分離的社會階層的產生,他的出現標誌著從酋邦到國家的轉變
分層的出現和人們對分層的認可是國家的一個顯著特徵
- 特權階層
在財富、權力和其他具有價值的資源方面享有特權
- 從屬階層
- 在資源的占有方面要受到特權階層的限制
- Weber定義了社會分層的三個維度
- 財富-經濟地位
包括收入、土地和其他類型的財富在內的一個人的所有物產
- 權力-政治地位
把自己的意志施加於他人的能力
- 聲望-社會地位
指人們對行為、事蹟或傑出品質的好評、贊同
聲望或文化資本,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價值和榮譽感,通常會轉化為經濟和政治優勢
- 國家
國家是存在社會階層和正式政府、建立在法律基礎上的自治性的政治實體
- 人口控制-設定界線、確定公民身份種類以及進行人口普查
國家促進了地理性的流動和重新安置,人、土地和親屬間形成了一種持久的聯繫。
為管理人口,國家還賦予公民和非公民不同的權利和義務。
- 司法-法律、司法程序和審判
國家的法律建立在先前案例和立法的基礎上。
許多國家會設立法院和法官來處理犯罪,也會干預家庭事件與私人間的糾紛。
- 強制力-持久的軍隊和警察力量
國家的執行力,在國內推行和平、促進生產,在國外抵禦外敵、土地擴張
- 財政體系-稅收
國家徵收居民的收入,一部分用於公共福利,一部分供養上層社會
政府監督分配和交換、統一度量衡並對流入和流出國家的商品徵收稅賦
- 社會控制
社會控制是指"社會系統中涉及規範維持和爭端調節的那些廣泛領域"
- 霸權
在霸權社會中,通過使下層人士內化統治者的價值觀並使他們接受統治的自然性,這樣的方式更容易獲得他們對統治者的服從
另一種方式是使下層群眾相信他們最終會得到權力-正如年輕人受到長輩支配時,他們會期待到他們年老的時候也可以支配別人。
- 弱者的武器
- James Scott用公共話語來描述社會上層和社會下層之間的那種公開的、開放的相互作用-這是權力關係的外在表現。
他用隱藏話語來描述被統治者的人們在權力持有者看不見的地方對權力持有者所進行的批評
而在特定時間與地點,隱藏話語通常會被公開表達出來。
如狂歡節,其匿名性使得他成為人們進行反霸權演說的絕佳場合。
- 政治、羞辱和巫術
- 羞辱
一個人受到羞辱和感到羞辱的可能性在於這種制裁方式為個人所內化,只有這樣制裁才會發生作用
- 巫術
對馬庫阿人來說,他們相信偷竊會成為報復性巫術的目標,在那個高死亡率的地區,其不穩定的生命加劇了巫術的風險,因此對巫術的信仰使巫術成為社會控制的一部分。
- 社會控制的效力依賴於人們怎樣清楚地想像出一種反社會行為所受到的制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