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1日 星期二

《人類學 第十二章-Conrad Phillip Kottak》筆記

《人類學:人類多樣性的探索(第12版)》,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Conrad Phillip Kottak)著,黃劍波,方靜文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2。

第十二章 文化人類學方法

  1. 倫理考量:人際關係與互惠
    當人類學家的研究對象是那些生活被人類學家闖入的活生生的人時,文化敏感性是很重要的。人類學家需要與當地國家的同事和社區建立與保持適當的、合作性的、非剝削的關係
  2. 方法-民族誌
    民族誌學者為了在有限時間內,對該文化整體有更多的了解,採取一種不限定範圍蒐集信息的策略。
    在特定的社會或群體中,民族誌研究者不斷轉換著場景、地點和主題,以發現社會生活的整體和內在的相互關聯。
  3. 民族誌技巧
    1. 觀察與參與觀察
      意味著人類學家參與到所研究的社區生活中,透過參與,來瞭解當地人如何以及為甚麼發現這種事情是有意義的,以及看到他們是如何組織並行動的。
    2. 談話、訪談和訪談提綱
      相較於社會學的抽樣,人類學則試圖訪談所有的家戶,有了訪談題綱,民族誌學者可以進行面對面的交談,提問並記錄下答案。
      訪談提綱調查使得民族誌成為定性與定量的結合,定量的部分包含了收集並統計分析的資料,定性的部分則來自後續問題、開放式討論、留言,以及同關鍵報導人的合作。
    3. 系譜學方法
      系譜學是非工業社會的社會組織中最為突出的部分,在非工業社會中人們同他們的近親屬每日生活和工作在一起。
      人類學家需要蒐集系譜學數據來理解當時的社會關係,並重構歷史。
    4. 關鍵文化顧問
      就是該社區某方面的專家或資深人士。
    5. 生活史
      這種一生經驗的再次蒐集能比其他可能的方法提供更為親密和私人的文化圖像。
      生活史可能會被紀錄或者錄音,用於後來的回顧和分析,解釋特定個人對影響其生活的變遷的感知、回應以及他所認為的原因。
    6. 當地人和民族誌學者的信仰與觀念
      1. 主位emic
        調查當地人如何思考,他們如何感知這個世界並進行分類?對他們來說甚麼是有意義的?
        1. 文化報導人cultural consultant
          指民族誌學者尋求了解這個田野點的人,這些人會告訴研究者他們自己的文化,從而提供主位的視角
      2. 客位etic
        把關注的焦點從當地人的分類、表達、解釋和闡釋行為轉移到人類學家身上
        透過訓練的人類學家,使其能盡量提供一個客觀的視角。
    7. 民族誌的發展
      1. 現實主義民族誌
        作者的目的是準確、客觀、科學地展示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由切身體驗這種生活方式的人書寫
      2. 馬林諾夫斯基
        該民族誌基於一個假設-文化的各個方面是相互聯繫並纏繞在一起的
        並認為民族誌學者應該"把握土人的觀點,他與生活的關係,並且感知他對自身世界的想像"
      3. 闡釋人類學
        認為描述和闡釋的對象應該是對當地人來說有意義的事物。
        將文化看做有意義的文本,當地人不斷閱讀,人類學家則加以闡釋
      4. 反思性民族誌
        民族誌撰寫者把他對田野情況的感覺和反應寫入文本。
        該形式可能是小說、第一人稱敘事、交談等
      5. 挽救性民族誌
        其設想了"民族誌的當下"這一概念,假定在西方化之前存在一個真正的本土文化的繁榮時期
        這一觀念常常使得經典民族誌帶有一種非現實、無時間的特點。
      6. 當代民族誌
        其認為文化處於變動不居的狀態,民族誌資料只應用於特定時刻。
        當下民族誌的趨勢是關注文化思想以何種方式為政治和經濟利益服務。
        另一趨勢是描述各個當地人如何參與到更廣闊的歷史、政治和經濟進程中。
    8. 問題導向的民族誌
      大多數民族誌學者現代都帶著特定問題進入田野,收集被認為同該問題相關聯的變量消息
    9. 縱向研究
      是針對一個社區、地區、社會、文化或其他單位的長期研究,通常建立在多次回訪的基礎上。
    10. 團隊研究
      因為當代變遷的動力過於複雜,難以一人獨自調查,團隊工作跨越時間和空間,能更好地理解文化變遷和社會複雜性。
    11. 文化、空間與範圍
      大眾媒體的存在,當代人同時經歷著地方化和全球化。
      也就是文化上的雙焦點,近視-看到地方事件和遠視-看到來自遠方的想像,這種雙焦點,使得他們對地方性的闡釋受到外來信息的影響。
      電子大眾媒體跨越國家地範圍,在形成和保持文化認同上發揮重要作用。
  4. 問卷調查
    1. 民族誌跟問卷調查研究的比較
      1. 民族誌(傳統上的)
        1. 研究整體的,功能性社區
        2. 通常基於第一手的田野調查,信息的收集是在研究者和主家之間在個人交流的基礎上建立起良好的關係之後
        3. 傳統上研究興趣包含地方生活(整體)的所有方面
        4. 傳統上在非工業社會、小規模社會中進行,其中人們通常不會讀書和寫作
        5. 不採用統計分析方法,因為被研究群體傾向於在年齡、性別和個體人格變量上多樣性較小
      2. 調查研究
        1. 研究較大群體的少數樣本
        2. 通常在研究對象和調查者之間只有很少或者沒有個人的交流,訪談經常是有助手通過電話或者打印出來的表格完成
        3. 通常關注少量的變量(例如影響投票的因素)而不是人們生活的整體
        4. 通常在現代國家中進行,大多數人是有讀寫能力的,應答者能夠填寫自己的問卷
        5. 在來自這一群體的小型樣本的數據蒐集的基礎上,極為依靠統計分析獲得有關多樣性的大型群體的結論
  5. KW
    1. 變量variables
      不同個體和個案具有的不同屬性(如性別、年齡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