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

〈「新大賽局」和日本的歐亞大陸外交 :論壇、元首和官方援助〉劉泰廷

  1. 前言
    本文以當前正在發酵中的「新大賽局」(New Great Game)為出發點,進 而探討日本的歐亞大陸外交。藉由回顧日本近年在中亞和印太地區的作為,作者試突顯日本如何透過海陸並進的戰略手段,參與強權競逐的新大 賽局
  2. 中亞地區的「新大賽局」
    在眾多歐亞強權的行列中,日本的角色略顯尷尬,因 為其在地理上可說是位於歐亞大陸的邊陲位置,先天上囿於地緣限制,無 法輕易在中亞地區拓展自身的影響力。然而為了平衡來自中國的威脅,也 為了拓展東亞以外的外交關係並加強能源安全,日本在第二任安倍晉三政 府上任以後,遂投入新大賽局的戰局。實際上若回顧日本在中亞地區的發 展,會發現日本在後冷戰初期即開始嘗試與中亞五國交往,並在 2000 年 中期建立雙邊對話機制,試圖推動合作。可惜的是,由於國內政治不穩-日本在小泉政府以後,領導人頻繁更迭-使政策經常無法延續以外,來自 中國崛起和北韓核武的安全威脅,也使日本未能在中亞地區投注更多心 力。
  3. 日本的歐亞大陸外交
    1997 年,基於能源和地緣政治的考量,前首相橋本龍太郎提出「歐亞 大陸外交」(Eurasian diplomacy)新戰略,繼而提升中亞五國的重要性。「歐 亞大陸外交」可謂日本外交調整的重要舉措,其主要有兩項目標。首先,就 地緣政治而言,日本希望在中亞和高加索一帶佔有一席之地,藉此提升國 際地位。其次,通過加強雙向政治和經濟交流,日本希望能透過影響力掌 握中亞地區能源開發及貿易的主導權
    1. 論壇外交
      2004 年 8 月,外務大臣川口順子訪問烏茲別克、哈薩克、塔吉克和吉 爾吉斯等四國,並在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發表演說,提出建立「中亞 + 日 本」(“Central Asia plus Japan” dialogue)雙邊對話機制的構想。日本的 提議並未招致阻力,首次的「中亞 + 日本」外長會議遂於哈薩克首都阿 斯塔那舉行,標示著日本的中亞外交進入更爲全面的階段
    2. 元首外交
      2006 年 8 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訪問烏茲別克和哈薩克,成為首位 訪問中亞地區的日本元首。在訪問的基礎上,日本順勢推進與兩國的關 係。2007 年,日本和哈薩克同意就共同開採鈾礦進行合作,並就和平使用 核能展開討論。在前述基礎上,日本和 哈薩克於 2010 年順利簽署核能合作協議、進行互惠,由哈薩克供應日本 所需的鈾,日本則輸出哈薩克所需的核能技術。核能合作協議的簽署除了 展現兩國的友好關係以外,推進的過程也展現成功的元首外交。
    3. 官方援助ODA
      透過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援助,日本希望能提升國際形象,並塑造一個 有利於國家發展的國際環境。基於「政治大國化」的目標和在東亞地區所 擁有的歷史包袱,日本必須在其他地區尋求支持。就此而言,中亞是日本 希望拉攏的地區之一。
      日本對中亞地區的 ODA 包括贈予援助、技術合作和貸款援助三大 類,其中又可細分出人員培訓與制度建設、經濟與社會基礎設施建設,以 及緩解現存社會問題等三項重點。中亞國家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從計劃 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而日本就此能提供人員培訓和制度建設等協助
  4. 日本對中國「一帶一路」歐亞戰略的回應
    一帶一路的提出引發日本 自 2017 年起,陸續採取多項反制作為,包括和印度聯手共同推動的「亞 非自由走廊」、和美國及澳洲共同推動的「藍點網路計劃」,以及和歐盟共 同推動的「歐亞連結」等。日本同時也積極地強化印度太平洋地區及俄羅 斯的關係,以鞏固其在歐亞大陸上的地位及平衡來自一帶一路的挑戰
    1. 雙邊、三邊和多邊聯結計劃
      1. 藍點網路計劃(BDN)
        2019 年 11 月,在美國的領導下,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apan Bank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和澳洲外交貿易部(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共同宣布成立藍點網路計劃(BDN)。相較一帶 一路,BDN 並沒有整合歐亞大陸的戰略目標,其焦點是透過建立基礎建設 的評估和認證制度,以確保資金透明和永續發展等高品質目標,進而鼓勵 私人資本進行海外投資。即便如此,Russel 指出,美國有想要透過 BDN 和一帶一路抗衡的意味,即透過對基礎建設的評估,促使國家在引進外 資時更為謹慎。
      2. 歐亞連結(EU-Asia Connectivity, EAC)
        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暨歐盟執委會副主席 Federica Mogherini 於 2018 年提出連結歐亞大陸的策略的背景下,安倍於 2019 年 參加於布魯塞爾舉行的第一屆歐亞連結(EU-Asia Connectivity, EAC)論 壇,並在期間和歐盟達成合作備忘錄。32 EAC 旨在以永續和國際規範的指 引下,透過雙邊、多邊和區域合作,推動歐盟和歐亞大陸在基礎建設、數 位經濟、能源和人文等四大領域的合作。儘管與美國相似,歐盟也指出 EAC 的目的不是在抗衡一帶一路
    2. 加強印太地區合作
      管川普政府在上任不久後即退出擁有經濟和戰略雙重意義的 「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其在 2017 年年底攜手澳洲、印度和日本等 三國,重新啟動四邊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 QUAD,又 稱 P4),針對中國在南海地區的挑戰進行討論和合作。對日本來說,重啟 後的 QUAD 在美日同盟以外,多了另一個與美國之間的戰略連結
    3. 提升日本-俄羅斯關係
      儘管因為日俄關係長期較為冷淡的緣故,日本國內始終沒有太多關於 與俄羅斯合作的發想,但若兩國在近未來能提升關係,兩國攜手在歐亞大 陸上共同平衡中國的影響力也並非不可能。部分學者指出,對於莫斯科而 言,來自中國的挑戰遠甚於日本,因此改善日俄關也符合俄羅斯的利益,並 使其可以間接透過美日同盟制約中國。在美俄關係在後冷戰時期持續冰 冷的狀況下,日本儼然能扮演美俄之間的溝通橋樑。
  5. 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