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3日 星期日

學習跟大腦的關係 之心得筆記

這本書透過解釋大腦的運作,來告訴你怎樣才能掌握讀書的訣竅,看到簡介跟序,感覺好像很厲害,讓人有點期待

1.學習與大腦的關係

A.發散模式與專注模式
專注模式是用理性、循序漸進的、分析的方法來看問題,常出現在你專注在某件事的時候。
發散模式則出現在當你放鬆下來的時候,讓大腦不同區塊互相交流,而產生出獨特的創見。
在你困在某些問題,無法逃脫的時候,可以試著從專注模式轉換到發散模式,有時會靈光一散,想出解決問題的答案。

B.工作記憶與長期記憶
工作記憶指的是必須立刻處理且有意識處理資訊,常透過複誦來維持工作記憶。再加上間隔式重複法,則可以將之存為長期記憶

C.記憶組塊
組塊是一組以意義組合而成的資訊,許多組塊組合成概念。
建立組塊有三步驟,一是研讀想要建立組塊的資料,二是理解資料的要點,透過理解可以讓資料之間更容易接合在一起,三是建立脈絡,讓你知道這些組塊之間的關係。而透過反覆練習(提取腦中資訊與回想),可以讓剛形成的組塊更結實。

2.如何不再拖延

抵抗拖延之前,我們先來認識習慣的養成
習慣的特性分為提示、例行動作、獎賞、信念。我們透過得到獎賞,回饋到我們的例行動作,強化我們對提示的反應,且不斷增強我們的信念。

因此要藉著駕馭習慣來抵抗拖延,必須先從獎賞著手,了解自己為何拖延來設計獎賞,並避免那些誘惑你拖延的提示,加上番茄鐘工作法堅持例行動作,最後搭配信念,相信自己可以改變,或是與朋友一同加油,會讓整個過程更好。

"想要避免拖延,最好別把焦點放在結果上,你反而應該用心建立過程"-P132

幾個小方法協助抵抗拖延
1.建立工作清單
2.用自我實驗找出抵抗拖延的方法
3.從小挑戰做起,一步一步改變

延伸書目: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查爾斯.杜希格,大塊文化,2012
《搞什麼,又凸槌了?! :如何拯救壓力下的失常表現》,Sian Beilock,商周出版,2011

3.如何記得牢?

宮殿記憶法-透過視覺想像出一個場景,為場景中的物品賦予意義,協助你記住你想記憶的事情
善用譬喻或對比-圖像化抽象的概念,不僅容易理解也記得牢
間隔式記憶法-每隔幾天就回想你想記起來的東西,慢慢得越隔越久

延伸影片:
如何增強記憶力?福爾摩斯「思維宮殿」 5步驟記憶法大揭密 | Why學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kktHJPyVKA

4.如何學得更深入?

我覺得書中有些概念可以幫助我們

"學習來自想辦法自己理解所接收到的訊息"-P232
也就是養成直覺式的理解力

"過於刻意要求專心,可能反而妨礙你找到答案...有時最好暫時放下問題,先去處理別的事"-P240

"用譬喻跟類比建立記憶組塊,能讓南轅北轍的概念之間產生激盪"-P251
費曼學習法,用簡單的隱喻或類比,來解釋一個複雜的概念

"對於學習來說,毅力往往比智力重要"-P279

5.讀書方法與考試技巧

"競爭是一個激烈的合作模式,可以激發人們最大的潛力"-P293


考前準備表P302-303

"先從難題開始--但是很快跳到簡單的題目"-P304
讓大腦的其他部份去解決難題

十種好的讀書方法P321-323
1.回想學習內容
2.檢驗自己
3.建立問題組塊
4.間隔練習
5.交替練習不同的解題技巧
6.休息
7.運用說明式質問法
8.專注
9.先吃掉青蛙
10.使用心理對比

十種糟糕的讀書方法P323-325
1.被動式反覆閱讀
2.劃滿了滿篇重點
3.只是看解答,以為自己讀懂了
4.最後一刻臨陣磨槍
5.重複練習你已經知道如何解答的題型
6.把讀書小組變成聊天大會
7.做題目之前沒有讀課本
8.不找老師或同學討論你不明白的地方
9.不斷分心
10.睡眠不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