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社會心理學筆記-健康

社會心理學(10e),Saul Kassin、Steven Fein、Hazel Rose Markus 著,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譯
  1. 壓力與健康
    1. 健康心理學
      由心理學者從不同專業領域來進行身體健康與疾病的研究
      現代多主張"健康是生物、心理與社會因素的產物"
    2. 壓力
      一種當知覺到某事件的要求將消耗能力,或將超出能滿足、改變那些要求能力的不愉快狀態
  2. 壓力的成因
    1. 壓力源
      引起壓力的任何事物
      1. 測量方式
        自陳法-陳述自身的生活經驗
        生理測量-視壓力為身體對所知覺威脅的反應,如分析血液、尿液與唾液中壓力荷爾蒙的程度
      2. 社經地位(SES)作為一日常瑣事壓力源
        研究發現,低社經地位者,比起高社經地位,更可能受到健康相關問題的折磨。
    2. 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
      人們在發生極端壓力事件後,所經歷到身體與心理症狀的情況,其症況為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社會退縮等
  3. 壓力對身體的影響
    1. 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身體面對壓力的三階段(警戒、抗拒、浩劫)反應歷程
      selye認為壓力可能是一種面對威脅的短期適應反應,然時間一拉長,就會危及身體
      1. 警戒
        腎上腺素及荷爾蒙會注入血液中, 而產生生理激發狀態,成長、消化及免疫系統則運作緩慢
      2. 抗拒
        身體保持警戒,持續釋放出壓力荷爾蒙
      3. 浩劫
        因身體的過度運用而導致崩壞,有生病甚至死亡的風險
    2. 罹患CHD的高危險行為型態
      1. A型人格(冠狀傾向行為)
        其特性為競逐成究、有時間急迫感、敵意、與攻擊性
    3. 負面經驗與情緒會弱化免疫系統,其可能透過壓力荷爾蒙或是因負面情緒而起的不健康行為來影響免疫系統 
  4. 評估歷程
    1. 習得無助
      有過不可控制事件的經驗後,對接下來威脅幸福的刺激只產生被動行為的現象
    2. 憂鬱性解釋方式
      將負面事件做穩定的、全面的、和內在歸因的習慣傾向
    3. 有助於抵抗壓力的性格
      1. 堅毅性格
        1. 承諾,對工作、家庭與其他領域的事物有目的感
        2. 挑戰,對新經驗開放,並且有歡迎、擁抱改變的意願
        3. 控制,相信個人有能力影響未來重大事件結果的信念
      2. 自我效能
        一個人的信念,相信他在自我特定情境中有表現出能帶來期許後果的能力
  5. 壓力的因應方式
    1. 問題焦點反應
      努力改變壓力情境的認知與行為
    2. 情緒焦點反應
      努力減低壓力情境所產生不快的認知與行為
      1. 閉鎖:壓制不想要的想法
        刻意隱藏內心深沉的思想與感受會危害健康
      2. 開放:挑戰自己的心魔
        揭露自我對身心具有療效
    3. 事先主動反應
      事先設法避免或改變壓力事件的發生來因應問題的行為
      1. 面臨壓力時,有社會支持會較低血壓、減少壓力荷爾蒙的分泌並強化免疫反應
  6. 治療與預防
  7. 快樂的追求
    1. 主觀幸福感(SWB)
      以自陳方式測量個人的快樂或生活滿意程度
      關鍵指標
      1. 社會關係
      2. 工作身份
      3. 身體健康
    2. 調適水準論
      主觀快樂以我自身過去習以為常成功的標準而定,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幸福是來自收入與物質期望間的差距
    3. 問題
      人們可能過度關注快樂嗎?或是太過快樂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