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哲學愛好者,看到模仿三大批判的書名"謀殺理性批判",心中不禁激昂起來,對這本書充滿好奇。雖然我不是偵探小說的愛好者,也不常看,但該說這本是偵探小說嗎?我現在對於兇手如何作案與動機,都是間接得知,看似這些連環殺人案的動機起於受到康德寫的論文蠱惑的僕人,但為甚麼僕人最後也死掉呢?當然康德也跟者死了,感覺整個案件好像還沒有釐清楚就完結了,讓人感到有點遺憾,與其說重心在案件,我想應該是在主角所持有的那種不理性,對於殺人感到興奮、跨越道德的不理性,也就是說作者想要闡述這種不理性,但似乎沒有太多的論述,如此一來,這本的深度就不太夠了,難得書名這麼帥,也從偵探小說變成歷史小說?感覺作者的時代背景跟環境塑造的挺多的,也有怪誕嗎?畢竟那種動機似乎是無來由的,但要比偵探小說,沒有兇手的殺人夜還更令人怵目。
最後,我很好奇的是,為何作者要修改康德的名言"吾心常懷兩大驚奇──頭頂高處的繁星夜空,心底深處的無盡黑暗",但我記得原文不是"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這是我對這書最大的疑問了~~是為了配合主題,還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