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這樣工作之感想

這本書主要是再說習慣如何養成,背後的研究數據,以及從個人、組織、社會三個層面來探討習慣如何應用,最後則是談到習慣與自由意志的關係。
其中我比較感興趣的地方是,為何夜驚後照著習慣迴路而殺人的人可以不用被判刑?(注意!不是習慣殺人,是受到警戒反應而做出殺人行為),而同樣也是受習慣驅使的賭徒卻遭受大眾的唾棄,並受刑罰,儘管兩方的差別在於一者沒有感到習慣的存在,一者有感覺卻改善不了他,可是就當下情況而言,兩者同樣受到習慣驅使,卻無法選擇,如果是我,的確也會給予殺人的那位無罪,畢竟他並不知道自已有這樣的習慣,但我今天設想一種情況,如果有一個人,他在晚上的時候,會無意識照著習慣迴路出門殺人,但當事人並不知道,那這個人到底還有沒有罪?那殺人的他和平常時候的他能算同一人嗎?如果這個情況你不能接受,那無刑責的那個人也應該有罪阿~

習慣的形成 
我發現周遭真的有很多事情可以用"習慣"去說明,就講講我在東華遇到的事,我們學生餐廳前面有車輛迴轉區,很多人常常把腳踏車停在那,只因為那裡是離餐廳最近的位置而已,我當初也是這麼覺得,又想說這不是啥大事,就把車自然而然地停在那了,直到今天,被一位老人勸戒,才很不好意思地把車移到別處,我後來想了想,這也是習慣八,提示是要去餐廳吃飯,獎酬是很快就能到達,於是慣性行為就此產生,接下來,我想到如果我想要讓每個人都能不把車停在那兒,那我應該怎麼做?我似乎應該讓每個人培養一個習慣:不把車停在迴轉區,但直覺想到的就是在公告信,廣告不斷宣傳這件事,試圖讓每個人去習慣這件事,並祭出處罰,但也許還有更好的方法,只是沒想到,還有我們宿舍嚴重的垃圾不分類問題,這本書真的很受用,它讓我們不停的開始注意周遭發生的事情,並找出其中的慣性行為。並希望能藉此改變自己的未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如同書序所提"我的這輩子的所作所為均已定型,一切只不過是習慣之總和:實用的習慣、情緒的習慣、理智的習慣。習慣被系統化組織我們的幸與不幸,讓我們無法抗拒,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命運,不管那究竟是甚麼樣的命運。"

圖書簡介:http://blog.17rich.com/review-power-of-habit.html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可汗學院的教育奇蹟之感想

如果想要研究教育,這本書是你不可錯過的,作者在書中解釋了現今的教育從何而來,亦即普魯士教育的源起,以及他所引發的狀況--乳酪式教育,並提出可行之道,Khan Academy創立至今的心路歷程,同時,他也強調這不是一劑治百病,而是因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所發展出的另一個選項,的確,在我試用幾個禮拜後(剛好最近要考微積分XD),我發覺他是與現今教育如此的相似又如此的令人享受,他利用獎酬的理論,引誘你繼續答題,而他也確實吸引到我,確實現今的教育不是大家爭吵使否有效,並不斷拿國外的例子一直爭論,而是努力發展更多種教育模式,讓世上有更多小孩去接受到他所適合的模式,但這有一個問題,就是怎樣才知道這是最適合我或他的教育方式呢?一一試過也太不切實際, 所以我們應該只要教導他們幾件事,人生態度,自學,並告訴他們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努力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領域八,其餘的就算了吧~XD,基本上,只要知道這幾點,基本上就可以不用接受義務教育了,但這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啊!裡面的因素牽扯政治,大家的家庭環境,社會觀感等等,或許我們現在應該找出最能夠讓孩童學到上述那些能力的方法,而且越早越好,話說現今的教育並沒啥不好阿~因為這世上畢竟還是有人頗適合這種方法的阿(像我!?)。
可汗學院網址:https://www.khanacademy.org/